都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有谁能告诉我是真的还是假的?

2025-05-11 17:19:22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好人重给予,轻获取,在现实生活中自认为没有树敌,自认为自己行得正,不需要防备别人,因而从头到尾缺乏抵抗风险意识。殊不知,在这个物欲横流,充满竞争的世界里,不伤害别人,不等于没有人伤害你,一个缺乏防范意识的人自然容易受到伤害。坏人就不同了,坏人经常是个性极强,自私,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总是损人利己,无法无天的人。这种人积恶太多,时时刻刻警惕着别人的报复,警惕性高了,抗风险的能力自然就强,受到克害的机会就少了许多。还有人从植物生存角度进行分析,在一片树林或一块草地中,争强好胜的树木花草越长越大,越长越壮,谦让的树木花草既难得阳光雨露,也总被同辈挤兑,时时处于弱势,自然是淘汰在先。尤其现在是物欲横流的社会,做好人好事无利可图,会遭到冷嘲热讽,甚至会搭上自己的身体乃至生命,所以好人得不到大家的广泛支持。曾看到过有关歌手丛飞的报道,他自己已经是病入膏肓,还在为贫困山区的儿童生活学习担忧,自己挣得的那点钱,还不够贴补那些贫困山区儿童的学习生活,他自己哪儿有更多的金钱、精力来照顾好自己,正当壮年就离开了这个世界。宗教讲究因果报应,它们对上述规律是这样分析的,《楞严经》中讲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为什么会有的人认为,行善积德的人没得到福报,干坏事的人没得到恶报。究其原因,他们不懂得人的命运是自己造就的和因果循环报应的道理。任何事物的发生,都有其因果关系,上面已经讲过,虽然有的做了不少好事没有得福报,是上一世欠的债没有还清,所做的好事还不能完全抵消上一世的罪孽。有的干了坏事,没有得恶报,就是上世做的好事像银行存的款一样,还未用完。因此“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其实恶人在做恶事的时候,他已经受到惩罚了。如果他没有良知,成为一个恶人就是对他的惩罚;如果他有良知,那他的心里肯定受着很大的煎熬。行善之人,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做恶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见其亏,日有所损。

回答(2):

当一个社会人们都很善良,那是真的.而当一个社会都很自私,冷漠,那就是假的了,比如现在这个社会

回答(3):

真的 千真万确 好人会有好报 恶人总会有恶报

回答(4):

不对,应是善有恶报.恶有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