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弘时乘坐胤禩的“贼船”,雍正如何得知?

2025-05-14 09:32:01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九子夺嫡,“孤臣”胜出,八爷一生,不落于人。《雍正王朝》中,胤禩与胤禛的争斗,并未随着皇位的归属而告一段落,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这不仅是两个男人之间的角逐,也是两个阵营的对垒、两条路线的争论,甚至还牵扯到下一代储位。胤禩将雍正的儿子弘时,绑上自己的战车。那作为父亲的雍正,又是如何得知儿子背叛了?

实际上,雍正对弘时的不信任由来已久。在“科场舞弊案”发生时,弘时一天到晚求着雍正,要杀张廷璐,就已经让雍正对其有所警惕了。但由于弘时是首次犯错,雍正也有爱子的私心,这事就不了了之了。

人都是有侥幸心理的,通过投机尝到一点甜头,投机心里就会越来越严重。弘时躲过一劫,一看没啥事,后面做的事也越来越猖狂。

雍正大力推行“新政”,但遇到清流的阻力,结果,弘时不仅不帮雍正,反而胳臂肘往外拐,站到了清流那边。“新政”是雍正的头等大事,即便是自己的“恩人”,在这个问题上犯错了也要清理。弘时在这个问题上的立场,对于雍正,已经约等于背叛了。但雍正依旧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是自己的亲儿子,还是想给机会。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小问题不改变就会越积越多,雍正的纵容反而害了弘时。歧路走到最后,弘时竟然踏上了胤禩的“贼船”。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一、毕竟是皇子,虽然不得宠,但夺嫡之心还是有的,只要有人鼓励一下,马上就会“振作起来”;二、老八想以弘时为牌,打击雍正。这种老江湖,深刻洞察人性,轻易就能钓到鱼。

这叔侄两虽然走到了一起,但在“八王逼宫”之前,雍正应该是没有察觉到弘时和胤禩结盟的。

一、胤禩要玩的“游戏”是一场阴谋,信息只能在小范围内共享,一旦泄露出去,后果不堪设想。以他的城府,肯定不会声张。雍正的情报网确实厉害,但胤禩多年来练就的反间谍能力也不会差,即便去到弘时府邸,完全可以做到神不知鬼不觉。

二、雍正如果知道弘时上了胤禩的“船”,他就不会通过弘时的条陈,更不会允许关外王爷带兵进京。

雍正真正感觉弘时不对劲,还是“八王逼宫”之后,胤祥提起的,“弘时身上有八哥的影子”。

“八王逼宫”那天,胤祥在上朝之前,被弘昼告知,丰台大营的兵权被铁帽子王接管了。于是,他赶紧跑到丰台抢兵权。在“抢”的过程中,双方起码都会出现言语上的摩擦。那几个关外的提督,肯定会像成文运那样,先亮出自己的身份,接着说自己如何如何取得的合法性。

因此,胤祥抢到了兵权,也就意味着他知道了弘时与胤禩的勾当。胤祥与雍正是绝对盟友,两人信息共享,再加上事关大清江山社稷,所以,他在临终前给雍正交代了对弘时的看法。

雍正知道不代表确信,他还是对弘时做了进一步的调查,比如,派遣弘时去查抄八爷府,顺便安插图里琛监视。结果在八爷府上,弘时就已经露馅,私下密会老八,对老八客客气气,你当图里琛不知道?

在弘时抄家的时候,雍正还特意召见了弘昼。弘昼的回答,虽未明说,但已经暗示了弘时的问题。后来,弘时准备杀隆科多灭口,结果隆科多大难不死,当着雍正的面将弘时给抖了出来。有了这两条线,雍正再怎么欺骗自己,也不得不相信弘时已经背叛自己。

秋媚说:没有帝王命,却偏要逆天改命,精神可嘉,勇气过人,但终究棋差一招。弘时一步错,步步错,走到后面已经没有回头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