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1年,法国的德·罗夏提出了进气、压缩、作功、排气等容燃烧的四冲程内燃机工作循环方式,于1862年1月16日被法国当局授予了专利。
1866年,德国工程师尼古拉斯·奥托成功地试制出动力史上有划时代意义的立式四冲程内燃机。1876年,又试制出第一台实用的活塞式四冲程煤气内燃机。这台单缸卧式功率为2.9kw的煤气机,压缩比为2.5,转速为250r/min。这台内燃机被称为奥托内燃机而闻名于世。奥托于 1877年8月4日获得专利。后来,人们一直将四冲程循环称为奥托循环。奥托以内燃机奠基人载入史册,其发明为汽车的发明奠定了基础。
1885年,德国人哥特里布·戴姆勒(1843~1900)发明了第一辆四轮汽车。
1896年福特试制出第一台汽车。1903年建立福特汽车公司。初期,租赁马车制造厂做总装厂,装配两座带篷船式车身A型车,售价850美元。发动机、化油器、变速器、车桥、车身均外购。后建比凯·阿庇纽新厂,三层式厂房,一层机加缸体、曲轴等18个大件,二层机加工小件,三层最后组装,已具备大量生产的基本形态。
1908年,亨利·福特及其伙伴将奥尔兹、利兰以及其他人的设计和制造思想结合成为一种新型汽车——T型车,一种不加装饰、结实耐用、容易驾驶和维修、可行乡间道路、大众市场需要的低价位车。T型车装4缸20马力汽油机,前置于发动机罩内,两前进档一倒档行星齿轮变速器,充气轮胎,双排座带蓬船形车身。该车投放市场获好评,接到大量订单。1909年开始T型车单一品种生产,当年售价950美元,产量达万辆。1914年,他将泰勒的流水生产线技术运用到汽车上,这种技术被后人称为装配线。装配线不仅有助于在装配过程中通过生产设备使零部件连续流动,而且便于对制造技能进行分工,把复杂技术简化、程序化。组装1辆汽车由原定置式的750分钟缩短为93分钟,工厂单班生产能力达1 212辆。当时有专用机床约1.5万台,工人1.5万人,这就是后来为全世界汽车厂继承的汽车大批量生产方式的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