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的经济

2025-05-21 13:57:18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经省统计局审定,2014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195.6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5.6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670.5亿元,增长11.6%;第三产业增加值279.5亿元,增长10.2%。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1.5:55.6:22.9调整优化为20.5:56.1:23.4,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对GDP增长贡献率分别为7.1%、69.2%、23.7%,分别拉动GDP增长0.7、6.9、2.4个百分点。
2014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704.8亿元,比上年增长11.2%,高于GDP增速1.2个百分点。其中,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696.3亿元,增长11.2%。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8.9%,较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5.7%,拉动GDP增长6.6个百分点。 资阳农产品资源丰富,是“全国农业产业化工作先进市”,柠檬产量占中国的80%,是中国唯一的柠檬生产基地;生猪、山羊、水产、蚕桑产量居四川省前列,4个县(市、区)均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简阳、安岳、乐至为中国肉类产量百强县。
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51.3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1%;油料作物种植面积10.4万公顷,增长3.3%。全年粮食总产量223.6万吨,增产5676吨,增长0.3%。油料总产量24.9万吨,增长6.9%。蔬菜(含菜用瓜)总产量18.4万吨,增长4.0%。水果总产量73.4万吨,增长9.3%。
全年肉类总产量43.3万吨,比上年增长2.2%。其中,猪肉产量增长2.1%,羊肉产量增长2.8%,家禽产量增长1.9%。全年出栏生猪增长2.1%。全年水产品总产量增长5.1%。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5940公顷。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7.5%,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
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 1670 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240公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3060公顷,整治病险水库25座,新建微型水利1281处。年末,有效灌溉面积17.4万公顷,比上年增加0.2万公顷。 资阳市造车和医药、食品、纺织、建材及节能、天然气“1+4+2”主导产业加快发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1735亿元,列四川省第四位。四川现代商用车、南车玉柴中高速发动机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为资阳加快打造千亿造车产业、建设“西部车城”展现出更加美好的前景;皇冠制罐、安德利等省市重点项目竣工投产,为做大工业增添了强劲动力,全年新增规模工业企业39户,达到594户。城南、成资、渝资“两化”互动示范园区加快发展,城南工业集中发展区汽车机车产业、简阳工业集中发展区机电产业被评为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新创中国驰名商标3件、四川省著名商标6件、四川名牌18个。
2014年,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601.0亿元,比上年增长11.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1.1%。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25户,实现总产值2160.9亿元,实现增加值增长11.8%。2014年,全市439户“1+4+2”主导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763.3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81.6%;实现增加值增长11.6%,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为71.0%,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4个百分点。
在纳入重点监测的20种工业产品中,15种产品产量实现增长,增长面达到75.0%。其中氮、磷、钾肥合计增长170.3%,水泥增长23.5%,纱增长21.0%,服装增长12.8%,饲料增长12.5%。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60.0亿元,比上年下降1.5%。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341.9,下降12.8个点。总资产贡献率30.8%,下降15.6个百分点;资产保值率113.8%,下降10.5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次数5.0次,下降0.2次;成本费用利用率8.2%,下降1.2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为27.0万元/人,提高3.9万元/人;产品销售率98.6%,提高0.1个百分点。
2014年,全市新增5件四川省著名商标。截至年末,全市共拥有1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9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中国名牌产品、16个中国驰名商标、71个四川名牌产品、56个省著名商标。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69.5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全市四级及以上资质等级建筑企业89个,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100.2万平方米,增长11.9%。 2014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1.4亿元,比上年增长13.3%。按消费形态分,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87.1亿元,增长10.4%;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294.3亿元,增长14.2%。按经营地分,城镇实现零售额317.4亿元,增长14.1%;乡村实现零售额64.0亿元,增长9.9%。全市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95.8亿元,增长26.2%。其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12.2%,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10.8%,日用品类增长17.3%,通讯器材类增长15.8%,汽车类增长18.4%,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6.1%。
2014年,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5572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6%。其中,出口额达到37297万美元,增长49.7%,高于全省42.8个百分点;进口额为18430万美元,下降37.4%。
2014年新签约重大投资合作项目108个,投资总额1028.8亿元。其中,新签约投资额10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35个;新签约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投资项目6个。2014年末,全市已有百威、现代、普洛斯等36户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企业落户资阳。
2014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82.7亿元,比上年增长25.9%。接待国内游客2610.7万人次,增长40.3%,国内旅游收入182.0亿元,增长25.8%;接待入境游客3.7万人次,外汇收入1096.3万美元。
2014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247.1亿元,比年初增加160.2亿元,增长14.7%;辖内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644.5亿元,比年初增加114.0亿元,增长21.5%。
2014年全市27家保险机构全年实现保费收入28.0亿元,比上年增长4.1%。其中,财险7.8亿元,寿险17.4亿元。辖区6家证券营业部拥有证券交易客户数4.8万户,全年交易量403亿元,增长41.9%。 国内企业:简阳市海底捞餐饮有限公司(中国餐饮业前三强)、简阳市帝王洁具(中国卫浴品牌前十强)唯品会西南公司(简阳)、资阳南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资阳市南骏汽车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私营企业500强)、资阳市四海发展实业有限公司、资阳市征峰鞋业有限责任公司、四通车辆制造有限公司、宝莲酒业、宝鸡钢管资阳钢管厂、仁德制药、大千药业、禾邦药业、临江寺豆瓣味业有限公司、广西玉柴机器(中国500强)、金德管业(中国500强)、万达广场(中国500强,待建)、加多宝(在建)、梅西生活广场等。
外资企业:韩国现代汽车(世界500强)、百威英博啤酒(世界500强)、美国皇冠制罐(世界500强)、法国家乐福(世界500强)、美国沃尔玛(世界500强,待建)、荷兰飞利浦(世界五百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