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原理将导致不可知论吗

2025-05-12 02:22:00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首先,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可以认识的(绝对的不可知论)如休谟或不能正确认识的(相对不可知论)如康德.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认识而且可以正确认识的.唯物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都是可知论.既然唯物主义认为在人的感觉之外有一个物质世界,那世界当然是可知的,不然人怎么知道它存在于人的感觉之外呢?其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认为能够正确认识世界的同时,也强调认识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换言之,认识是没有尽头的.但这并不是倾向于不可知论.一个人不能认识的,他人可能认识;这一代人不能认识的,后人能够认识.不要认为认识没有顶点是坏事,其实正因为认识没有顶点,人们才永远有前进方向和动力.第三,测不准原理是说不可能测得百分百精确,但越来越精确还是能做到的,这就像y=1/X的图像,永远达不到x轴和y轴,但图像无限趋近于两轴.与此相联系的就是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的绝对性是说1真理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东西,2真理每前进一步都是向事物本来面目的逼近.真理的相对性是说,真理没有尽头,1从广度上说要不断拓展,2从深度上说要不断深化.所以,测不准原理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并不矛盾.

2.
测不准原理是量子力学的基础,它说的是在一个量子力学系统中,一个粒子的位置和它的动量不可被同时确定。精确地知道其中一个变量的同时,必定会更不精确地知道另外一个变量。
但研究人员认为,在不久的未来量子存储器出现之后,利用量子存储器一对纠缠态的粒子能够被同时精确测量位置和动量。
根据发表在《自然物理学》杂志的一篇论文,研究人员声称一种量子存储器或能打破海森堡测不准原理的限制。研究人员指出,当两个粒子纠缠,对其中一个粒子的一个变量的阅读会导致这对粒子的波函数坍缩,从而给予所有变量有限的值选择。因此,通过利用量子纠缠的过程,使用两个粒子去计算出一个粒子的完整量子态是完全可能的,他们可以测量出不能同时精确测量的位置和动量值。测量也许不是十分精确,但这无疑打破了海森堡测不准原理的限制。

回答(2):

海德堡测不准定则定则是基石,爱因斯坦到死都没能想出如何打破他来恢复因果铁则,你告诉我要破了?黑人问号

回答(3):

不知而知是真知。
测不准原理跟波粒二相性(可以相互推导)的哲学意义是等价的,不是观测的扰动问题。是因为我们所有的中学物理,基础假定中的质点(有自性的点)和刚体的概念是理想化和不存在的。
唯物主义基于现代物理对物质的定义中物质是(离不开)运动的,潜在含有同一时刻(时间是相对假象),物质是在此又在彼(空间是相对假象)的。跟佛教中的物质定义非常接近(印顺《中观论颂讲记》)区别在于佛教中的物质是无自性(虚幻的现象存在)的,是刹那(时间相对)流及他性的。

所以本质法无我,无自性。就是无常,刹那迁异。所有的事物即真(概率波)空,即俗(粒子)假。因为概率波的不可思维观察思议真空,那么存在也是遍法界存在的(只不过概率小而已,《华严经》讲一尘出生法界遍),

只要没有观察思维(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它就是自在真如状态的,是不知而知的。所以万物这种状态是 一体同源 不二(处于量子纠缠 互相待立,《华严经探玄记》 称作 12 缘起生灭缚观,互相缚住仿佛存在的假象。彼此以对方存在为前提的虚假存在)的,可以超距作用。

因为猫的生死也跟 时间-空间-物质微粒(根据 Minkovsky 对相对论的推论,一切本质(概率波存在)都在光速运动,时空物质相互依立) 一样是一种虚妄的假象。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时时刻刻刹那新陈代谢,生生死死的。所以死也是一种假象,因为死后不是断灭的什么都没有,一刹那在法界另外的时处马上有新的如幻生起。

一旦即入无我无观察思维的不二状态,一切都是一个的 他维(分身)展现。所以可以一毛端见尘沙国土。也可以度百千劫(世界成坏周期)犹如弹指(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