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之父”王成录决定离开华为,他给华为做出过哪些贡献?

2025-05-20 10:18:40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作为华为的一大功臣,王成录这个名字可谓在业内“名声大噪”。而在今年的5月23日,王成录决定离开自己,打拼了20多年的华为公司。这位曾经给华为带来巨大贡献的功臣,曾力排众议要做鸿蒙系统,帮助华为在手机端市场占据先机,是个不可多得的奇才。


王成录和华为的渊源,源于一份通知


王成录1998年从哈尔滨工业大学航空航天专业毕业,本来满怀一心抱负的他是要去做航天相关工作的,但他却意外的收到了华为的面试通知,阴差阳错地进入华为公司。最开始他这只是被分配到华为的无线电核心网络部,因为与所学专业不符,王成录刚才进公司就遭到了他人的“鄙视”,随后他不甘于现状,恶补学习专业知识,很快就晋升到了业务主管的位置。

抓住机会,不断借力

华为的企业文化是狼性文化,对于核心业务管理和人才管理上尤为重视。王成录在每年华为两次的虚会上提出了“多设备协同操作系统”的项目,也就是鸿蒙系统的前身。不过最开始因为技术不成熟并未受到太多关注。但是他本人认为这个项目可做,于是私下带着团队默默耕耘,并且不断地找机会扩大项目。

力排众议开发鸿蒙系统,贡献突出

王成录一直没有放弃鸿蒙系统的开发,直到2018年听到任正非要听各个部门汇报,于是他抓住了这次机会,将自己所开发的系统展示给任正非。为了获得支持,王成录带领团队私下里演练了无数次,最终抓住了机会将这一项目的构想和发展方向展示给了任正非,并获得了任正非的大力支持。

王成录在入职华为的二十多年时间里对华为所做的贡献突出,光是一个鸿蒙系统的开发就给华为带来了数千亿的收益,称得上是华为的功勋员工。

回答(2):

王成录给华为发展做出了很多贡献,第一是主导了鸿蒙操作系统的开发,一手搭建起华为鸿蒙的平台;第二是主持并完成了方舟编译器的开发,给华为自建的开源平台奠定了基础。第三是很多华为的手机型号都是他主导设计的,对于华为这个品牌的建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回答(3):

开发鸿蒙系统、组建研发团队、研发新手机、根据华为的特性生产产品、促进华为上市等。

回答(4):

华为技术元老,在华为22年,是鸿蒙OSicon之父,是领头人。一手主导了鸿蒙操作系统、方舟编译器的开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