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虎。
当壁虎受到惊吓或被人抓住时,只要一碰它,它的尾巴就会立刻折断,壁虎就会抓住机会逃跑。这种现象在动物学上称为“自割”。因为断尾中有许多神经,它离开身体后,神经不会立即失去功能,所以它会摆动,起到吓人的作用
切断尾部后,残留表面的伤口很快愈合,形成尾芽基部。经过一段时间的细胞分裂和生长,伤口将进入鳞片分化阶段,最终形成一条新的再生尾巴。
扩展资料:
壁虎种类
1、大壁虎
大壁虎,体型较大,体长可达30厘米以上,栖息于山岩或荒野的岩石缝隙、石洞或树洞内,生活于树林、开阔地、山区、荒漠及房屋内。多夜间活动,主食昆虫。多为卵生,每次产2枚。
2、侏儒壁虎
是2006年在圭亚那中部地区发现的。因身材矮小,反应迟钝而得名。多生活在茂密的热带雨林地区。
3、无蹼壁虎
无蹼壁虎身体扁平,耳孔小,舌长,四肢背面被颗粒状小鳞,背面一般呈灰棕色,身体腹面淡肉色。无蹼壁虎夜行性,善于攀爬,遇敌时能断尾自救,主要以小型昆虫为食,栖息于海拔为600-1300m几乎所有建筑物的缝隙及树木、岩缝等处,仅分布在中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壁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壁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侏儒壁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无蹼壁虎
壁虎的尾巴掉了还可以长出来。
当壁虎受到惊吓或被你抓住时,只要你一碰它,它的尾巴就会立刻折断,壁虎就会抓住机会逃跑。这种现象在动物学上称为“自割”,又称“自割”、“自残”和“自割”。因为断尾中有许多神经,它离开身体后,神经不会立即失去功能,所以它会摆动,起到吓人的作用
切断尾部后,残留表面的伤口很快愈合,形成尾芽基部。经过一段时间的细胞分裂和生长,伤口将进入鳞片分化阶段,最终形成一条新的再生尾巴。
扩展资料
生活习性
壁虎通常从3月移到11月,从12月到明年1月在岩石裂缝中冬眠。听力强,但白天视力差,怕强光刺激,瞳孔常闭合成垂直狭缝。晚上外出觅食时,瞳孔可以放大四倍左右,视力可以提高,舌也可以伸出,偶尔还可以舔眼睛表面的灰尘。
它是敏捷的,爬行时,它的头离开地面,它的背部和左右四肢交替向前移动。脚底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能在墙上自由爬行。起初人们认为它脚下有个吸盘。事实上,脚趾隆起的垫子不是吸盘,而是一束微绒毛,像一个小钩子,覆盖着垫子和脚趾下的鳞片。
因此,它可以很容易地抓住物体,爬上墙壁,甚至爬上玻璃。微绒毛顶端腺体的分泌可以增强微绒毛的分泌。吸附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壁虎
尾巴掉了还能长出来,属于蜥蜴类的都有此能力。
1.蚯蚓:蚯蚓就是一种特殊的再生动物.将一条蚯蚓在中间切成两段,它不但不会死去,相反会变成两条完整的蜒蚓。
2.壁虎:壁虎的尾巴断了可以重新生长出来。
3.蝾螈:蝾螈的四肢缺损了也可以失而复生.。
4.蜥蜴:蜥蜴为了逃避天敌,通常会表现出许多求生的行为,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蜥蜴的断尾自割行为.会断尾的蜥蜴,尾巴的尾椎骨都有许多断尾点,一受到外力挤压就会产生扭动而自割,断裂出的尾巴会持续扭动一阵子,可以分散掠食者注意而延长个体逃跑的机会。
5.海参:海参遇到敌害时,可以把自己的内脏全部抛出,以转移敌害的注意力,自己趁机逃之夭夭,大约50天后,它可以再生出一副新的内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