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判定数就是指:抽样产品质量合格率占样本数量的合格率的规范比例!
规范解析:一次抽样方案是指由样本大小n和判定数组(Ac 、Re)结合在一起组成的抽样方案。Ac为合格判定数。判定批合格时,样本中所含不合格品(d)的最大数称为合格判定数,又称接收数(d≤Ac)。Re为不合格判定数,是判定批不合格时,样本中所含不合格品的最小数,又称拒收数(d≥Re)。
一次抽样方案是最简单的计数抽样检验方案,通常用(N,n,C)表示。即从批量为N的交验产品中随机抽取n件进行检验,并且预先规定一个合格判定数C。如果发现n中有d件不合品当d≤C时,则判定该批产品合格,予以接收;当d>C时,则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予以拒收。在规范附录D中,样本容量即为n,。合格判定数C1、不合格判定数C2。例如:n=5,C1=1,C2=2则这个一次抽检方案表示为(5,1,2)。其含义是指从批量交验产品中,
随机抽取5件,检验后,如果在这5件产品中不合格品数为≤2,则判定该批产品合格,予以接收;如果发现这5件产品中有2件以上不合格品,则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予以拒收。或者说这5件产品中合格品数为≥1,则判定该批产品合格,予以接收。
规范解析二:二次抽样方案是指由第一样本大小n1,第二样本大小n2,…和判定数组(Ac1;Ac2,Re1;Re2)结合在一起组成的抽样方案。
二次抽样方案包括五个参数,即(N,n1,n2;C1,C2)。其中:
n1— 抽取第一个样本的大小;
n2— 抽取第二个样本的大小;
c1— 抽取第一个样本时的不合格判定数;
c2— 抽取第二个样本时的不合格判定数。
二次抽检方案的操作程序是:在交验批量为N的一批产品中,随机抽取n1件品进行检验。若发现n1件被抽取的产品中有不合格品d1,则:
若d1≤C1,判定批产品合格,予以接收;
若d1>C2,判定批产品不合格,予以拒收;
若C1
若d1+d2>C2,则判定批产品不合格,予以拒收。
例如:当N=100,n1=40,n2=60,C1=2,C2=4,则这个二次抽检方案可表示为(100,40,60;2,4)。其含义是指从批量为100件的交验产品中,随机抽取第一个样本n1=40件进行检验,若发现n1中的不合格品数为d1:
若d1<2,则判定该批产品合格,予以接收;
若d1>4,则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予以拒收;
若2
若d1+d2>4,则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予以拒收。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
望采纳。。。。。。。。。。。。。。。。。。。。。。。。。。。。。。。。
这个不大清楚,你百度一下
我今天也有疑问,然后看了规范说明,豁然开朗,bbb9598回答有很多错误,容易误导别人。(在此只讨论一次抽样)
第一,抽样方案表达错误,
N是检验批中所包含的产品数量(批量)。就是放在那里待检的数量。所以(5,1,2)错了。5个是从N里面随机抽取5件进行检验,所以5应该是小n,所以抽检方案应该是(N,5,1)
第二,合格判定数,不合格判定数表达错误。
(N,,n,c)(批量,抽n个,合格判定数)
表示从N中抽n个进行检查,其中有d个不合格品。
d≤ c (合格品判断数),及N检验批合格。
也可以说 d (注意一个是小于等于,一个是小于) d≤c 其实就等同于d 其实合格判断数和不合格判定数就相差一 ,及c是合格品判定数,c+1是不合格品判定数。 (规范中的表D.0.1-1中可以验证) 判断合格不合格时始终围绕不合格品数d做判断。不能对合格数做判断。(从N个样品中抽n个检查,不合格数是d,那不合格数就是n-d。所以我截图中的最后一句话怎么能说合格数大于等于1就合格呢。应该是合格数大于等于4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