胞间层又称为中层(middle lamella),是连接相邻细胞初生壁的中间区域,主要成分是果胶(pectin),具有很强的亲水性和可塑性,使相邻细胞彼此粘结在一起。果胶易于被酸或酶溶解,从而引起细胞的相互分离,是许多果实成熟后变软的原因。沤麻的过程是利用微生物分泌的果胶酶来使纤维细胞分离。
胞间连丝把所有生活细胞的原生质体连接成一个整体,称为共质体(symplast),从而使多细胞植物体在结构和生理活动上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体。相对地,细胞壁、细胞间隙和非生活的维管组织(如导管)共同组成了非原生质体的空间,称为质外体(apoplast)。
胞间连丝与纹孔
http://spspku.bjmu.edu.cn/tianranyaowuxuexi/index/webclass/PharmBot/chap2/chap2-5.htm
这里比较详细:http://public.hbmy.edu.cn/zwx/cell34.htm
又称中层,存在于细胞壁最外面的胶状物,主要成分是果胶,在两个细胞间其粘合作用。
胞间层主要由一种无定型、胶体状的果胶物质所组成
果胶物质主要包括这三种 果胶酸、果胶和原果胶
(1)、果胶酸(pectic acid):100个半乳糖醛酸通过α-1,4-键连接成的直链。
水溶性,易与钙形成果胶酸钙的凝胶,主要存在于中层中。
(2)、果胶(pectin):是半乳糖醛脂及少量的半乳糖醛酸通过α-1,4-糖苷键连接成的长链高分子化合物;
MW25kD~50kD,每条链含200个以上的半乳糖醛酸残基;
溶于水,存在于中层和初生壁中,也有存在于细胞质或液泡中。
(3)、原果胶(protopectin):分子量比果胶酸和要胶高,主要存在于初生壁中。
不溶于水,但在稀酸和原果胶酶的作用下转变为可溶性的果胶。
果胶物质分子间形成钙桥而成交联成网状结构,作为细胞间的中层起粘合作用,允许水分子自由通过。果胶物质形成的凝胶具有粘性和弹性。
可能还有一些果胶酸盐吧 像果胶酸钙和果胶酸镁
植物除了胞间连丝没有其它的连接方式了 植物死后这些连接当然还存在 已经不能发挥功能了 显微镜下可以看到 比如那个常用的柿胚乳就可以看到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