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墙”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2025-05-16 10:59:47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当别人初次看到这个题目,也许会认为我在写一个建筑。其实,并不是这样。我所写的墙并不是砖瓦砌成的,而是人心里砌起来的墙,这堵墙是无形的。无心的人根本不会发现它,正因为这样,它比所有的墙都高都厚。

这堵墙是与年龄有关的,人在小时候它还没有形成。世界仿佛是一个大操场,人们可以尽情地玩耍,没有任何东西阻挡。到了青少年这堵墙已经在不知不觉中筑了起来,并且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这堵墙也有了变高的趋势。当人们到了中老年,由于心理的成熟而看出许多社会上的不公与肮脏,所以就潜意识地保护自己,把自己的墙盖得更高、加得更厚,把自己安顿在一个自认为安全的狭小的地方。有人会问这是为什么?也许有的人会说是因为时代社会的变迁造成这样的后果,但我认为更多的是人与人心灵上的差异。有的人心中的墙也许只有一两厘米,但有的人心中的墙却很高很厚甚至遮天蔽日。这是因为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思想性格与品德,有的人心灵很纯洁,他们可以将心中的净土打开让任何人了解他,与他交朋友,可有的人心灵有许许多多的斑点,他们只能用他们心中小如针尖的净土来容纳他人,而更多的却是对他人的防范与猜疑。因此,为了让我们尽可能保持心中的墙是低的,我们应该保持一颗纯洁的心。

如果每一个人都能推翻墙来看世界,那时,也许你会发现,天更蓝了,水更清了……

——————————————————————————————————



世界上有很多的墙。长城的古老庄严,“法兰西之墙"的万种风情,“柏林墙”的严肃阴森,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实,在人们的心灵中,不也存在着无形的“墙”吗?
留一堵墙在心中未必是件坏事。多姿多彩的大千世界,犹如一块磁性极强的吸铁石,将我们牢牢地吸住;又像一个巨大的舞台,台上演绎着人生百态。“喧嚣“,“疲惫”,“疯狂”的旋律,主宰着现代人的生活。各式诱惑也时时引诱着人们。于是,一些控制力差的人沉迷于灯红酒绿之中不能自拔,一些人难辩世间的是是非非,误入歧途;一些人……。
此时此刻,我们极须一堵心灵的“墙”来抵制外界的诱惑。“墙”内的我们,应该学会无睹“墙”外的风风雨雨,以“心若止水”的平静态度去做自己的事情。在“墙”的庇护下,我们学会了在纷乱中寻找宁静。 本以为,人世间最美的是真情。然而,一堵堵无形的“墙”,犹如一道道分明的界线,将我们无情地隔开。太多的时候,我们更习惯用理性来控制内心汹涌着的“情感潮水”。于是,“冷漠”成了我们的“信仰”,“无动于衷”和我们结伴同行。太多的人在交往中抱怨对方不够真诚,却忘记自己给予对方真心;太多的人抱怨世界缺少真情,却忘记首先付出一份关爱……。
“墙”截断了无数个本该吻合的心灵缝隙,而筑起“墙”的原因,却只是为满足心中莫名的安全感而已。人们在“墙”内揣测着他人的用意,却不愿意在“墙”上凿开一条细缝,窥视外面的世界。
一直固执的认为,有80%的人热衷于交笔友,网友,是缘于心灵的寂寞和空虚。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已经完全被自己所筑成的“墙”所禁锢了。他们担心,不安,焦虑,其实,这些都来自“多疑”。老者的“谆谆教诲”,师长的“危言耸听”,朋友的“煽风点火”,让我们觉得不寒而粟,心灵的防御之“墙”也随之越筑越厚……然而,人世间哪来如此多的“尔 我诈”呢?绝大多数人都是善良的啊。现代人的“画地为牢”,忧心忡忡,不禁让人哑然失笑。
推倒这堵“墙”,架起一座“桥”。只要我们肯卸下心灵中不必要的防设,做到坦诚相待,人间就会充满温馨,友爱。
墙,无处不在

回答(2):

漫步在这高高的城墙下,心里不由生起一种敬佩之情:古代人真的很伟大,能筑起那么高的城墙,而且是那么的笔直。
其实想想,这墙也是一种文化。不是吗?尤其是在老北京,随处可见这样笔直的墙。北京的四合院就是一个范例——四面墙围成个方方正正的院子。试问,若大一块土地,却被一面面墙划成一个个方格,方格中的人难道不感到憋闷得慌吗?
再回到这城墙上来。这墙高得是可以,然而它又有什么功用呢?防御?那除了防御呢?它只会阻碍人们的视线,束缚人们的思想。墙围着城,城里的人就好比青蛙,墙好比井壁,而城好比井底。那人岂不成了井底之蛙?所见到的仅仅是头顶的一块天?坐井观天!只可惜清朝皇帝没有听说过。不然的话,中国就不会闭关自守,中国人就不会因落后而挨打了。
然而,墙只不过是一种现象,人心未改还是不行。如今中国大搞改革开放,提出对外开放政策,国民经济迅速发展,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但是,中国人保守的传统观念仍未改变,现代人正在重蹈覆辙。不是吗?现代人生怕别人超过自己,对自己所得到的一切都据为己有,不交流,不研讨,最后只落个停滞的下场。再来谈谈我们身边,好好的草坪围上一圈栅栏,虽不可称之为墙,但它所起的作用却与墙大同小异,只是要比墙好看多了,也许这就是现代人的进步之所在。
当然,也不是一判就把墙判上了死刑台。少了墙,这个世界虽说还会转动,但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墙。墙,是房屋的主体,没有了墙,所有的房屋都成了亭台轩榭,人们也就失去了可以遮风避雨的地方。墙是划分区界的防线,没有了墙,人们就会像没头的苍蝇四处乱窜,到处都会混乱不堪。
事物都是具有两重性的,这是一个永恒不变的真理。
墙,寻找它的永恒与辉煌

回答(3):

我的身上大肆涂鸦,胡写乱画,我并没有对他们产生厌恶的情感。因为他们还小,还不懂事,当他们长大了就会明白是非对错。他们充满稚气的可爱的小脸上充盈着一种快乐,一种纯真。我喜欢这纯真的笑靥。
一棵槐树依附着我不断的生长,由我承受他的绝大部分重力,根深深地扎入墙基,侵犯着我的领地,一副根深蒂固、欲横空出世的模样。我没有拒绝他的依赖,更没有为他的侵占而争吵,因为我爱那一片翠绿,那一片鲜亮,那一片枝繁叶茂。
那不论有意还是无意的侵袭,我都没有吭声没有抗争,我并不了解基督教,更不领会“当别人打你左脸,把右脸也给他打”的座右铭。我仅仅是用自己的一点儿伤痛就换来了他人的快乐与满足,这不是脆弱,也不是胆怯,是忍耐吗?生活依旧如此,不算暗淡,但也并不多彩。
又是一群孩子,他们手拿大刷子和涂料,仿佛又要大干一场了。我坦然地面对他们,并不想发表任何评论,但是看他们那认真严肃地表情,我衷心的祝福他们成为艺术家。而当他们离去,我才发现自己周身大变模样,原本沉闷的色彩被一片色彩斑斓极富想象力的色彩所代替……
还是那棵老槐树。在风雨交加之中,我似乎随时都有崩溃的可能,然而那宽大的枝叶为我遮蔽了风雨的打击,他用坚固的根系握住我,我可以安静的面对暴风骤雨……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人生会有很多的不如意,但也不乏快乐、温馨。渐渐地,我明白,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我的故事里,有对人生的小小感悟。

回答(4):

墙,众所皆知,不得不说在这普天之下,墙是最平常的事物之一了。一般的墙无非有这几种东西建造的:黏稠的白浆;乌涂的泥浆;坚固的巨石;支撑的大梁.
但在这纷乱的世上,墙已不只伫立与建筑之间,人之间不知何时也有了这样一堵墙!它由钱权筑构,谎言欺骗为饰,凛然于天地人心间。至此开始,人们开始迷失与墙之间,成日面对四周封闭的高墙,我们孤独,无奈,骄傲自大,成为名副其实的井底之蛙。更可悲的是,即使作伪井地之蛙的我们依旧猜疑,嫉妒,用敌视的眼光去鄙视那些比自己强的人,并愚蠢的认为:只有自己是最强的!(?)真的吗?恐怕不是吧!!当你认为去全世界必须在你脚下时,我不得不对你举手投降,并作为神明的使者宣布:你已经彻底脱离人的社会,无药可救了!你骄傲,愚蠢,无知肤浅,在你的世界里,没有他人,社会,集体,国家,或许更糟,也许全世界也无法进你的眼。这时,我不得不说一句:“你完了!”而这一切的来源,只来自于那堵所为的墙。
我们现在急需一把重量级的锤子,用自己的智慧,勇气,真诚,爱化作一股无穷的力量,来粉碎那堵所谓的墙。
用智慧作锤的眼,锤便识破谎言,刮掉黏稠的白浆,墙的华丽外表被无情的撕毁,我们听到心的祈求:请你让我出去,我不要墙。
声一传出来,心的朋友焦急地呼唤,心不再孤单,露出明朗的笑。我们这才知道世上最美丽的是什么?墙有些害怕了!
用勇气做锤的锋,锤便驱除欺骗,琢掉乌涂的泥浆,墙的保护线被轻松地逾越,我们听见新的低呼:请你让我飞翔,永远不要墙。
光一输进去,温暖便永不离弃身边,心不再冰冷,发出甜美的音,我们才知道世上最动听的是什么?墙有些微颤了!
用真诚作锤的源,锤便粉碎铜臭,毁掉坚固的巨石,墙的支撑柱被无悔的打碎,我们看到心的坚强:请你让我自由。放我尽翱翔。
心一旦翱翔,欢乐遍布在心房各处,心不再疲惫,发出无尽的力,我们才知道世上最坚韧的是什么?墙几欲倒塌了!
最后只需一缕爱的光芒,大梁便腐朽不堪,心稍稍用力,天旋地晕中,墙便轰然倒塌,黑暗中一束耀眼的光,便是心闪着光明翅膀飞翔。
墙已倒塌,不需有墙。心心相印,便可飞向远方。
翅膀扇动,不再说墙。请随金色翅膀,我们一起远航

回答(5):

可以虚实结合,先写写实际的墙阻挡了什么,再写写假设的墙(一些隔阂,文化差异)阻碍了什么。但是要有侧重点,主要写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