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炎是损害因素超过了防御因素产生炎症,在临床上可能产生症状也可能没有任何症状,损害因素包括胃酸、胃蛋白酶、幽门螺杆菌、胆汁和特殊药物。吗丁啉是多巴胺受体拮抗剂,治疗促进胃动力恢复,可以缓解类似消化不良一样的症状,对损伤因素和防御修复因素都没有任何干扰。所以不可能对胃炎进行对因治疗也谈不上根治,而且吗丁啉长期服用对心脏、尤其是传导系统会有不良反应,使用吗丁啉一定要到医院征求医生的专科意见来指导治疗。
吗丁啉的作用就是帮助食物能从人体的肠道中尽快的排外,所以它能促进胃蠕动,缩短餐后胃排空的时间,并可使胃的幽门口直径增大,舒张期延长,便于食物进入肠道。吗叮啉又叫多潘立酮是一种作用较强的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具有外周阻滞的作用。它直接作用于胃肠壁,能增加食道下部括约肌张力从而防止胃食道反流。
奥美拉唑,别名洛赛克,是一种能够有效地抑制胃酸的分泌的质子泵抑制剂。
吗丁啉适应于消化不良,腹胀、嗳气、恶心、呕吐。
意见建议:奥美拉唑是针对反酸治疗!另外一味则主要是针对消化不良的!
各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炎症,为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按临床发病的缓急,一般可分为急性和慢性胃炎两大类型;按病因不同可分为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应激性胃炎、自身免疫性胃炎等。不同病因引起的胃炎其病理改变亦不同,通常包括三个过程即上皮损伤、黏膜炎症反应和上皮再生。急性胃炎根据其病理改变又可分为单纯性、糜烂出血性、腐蚀性、化脓性胃炎等,慢性胃炎根据其病理改变可分为非萎缩性、萎缩性和特殊类型胃炎三大类。
慢性胃炎病因
(1)生物因素 慢性胃炎的主要致病菌为幽门螺杆菌,90%以上的慢性胃炎患者有幽门螺杆菌感染。
(2)免疫因素 部分慢性胃炎的发病与免疫因素有关,患者血清中能检测到壁细胞抗体。
(3)物理因素 如过冷或过热食物、粗糙食物,浓茶、浓咖啡、烈酒,辛辣刺激食物对胃黏膜的长期刺激,可导致胃黏膜反复损伤,引起慢性胃炎。
(4)化学因素 吸烟是慢性胃炎的发病原因之一,烟草中的尼古丁可影响胃黏膜血液循环,同时使幽门括约肌功能紊乱,造成胆汁反流。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可破坏胃黏膜屏障。
(5)其他 年龄增长、营养不良、心力衰竭、肝硬化、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均与慢性胃炎的发病相关。
药物治疗
1)保护胃黏膜药 常用的药物有胶体次枸橼酸铋(CBS)、硫糖铝、麦滋林-S、氢氧化铝凝胶、胃膜素等。
2)调整胃肠运动功能药物 上腹饱胀用多潘立酮等。打嗝、腹胀或有反流现象为主者,可用胃动力药。
3)抗生素 如果胃镜检查发现幽门螺杆菌阳性,应服用抗生素,克拉霉素、羟氨苄青霉素等,都有清除Hp的作用,一般可选用两种,常与胃黏膜保护剂和抑酸剂联合应用。
4)降低胃酸药物 如碱性制酸药碳酸氢钠、氢氧化铝;H2受体拮抗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拉索拉唑等。
5)止痛药 上腹疼痛较重者可口服阿托品、普鲁本辛、颠茄片或654-2,以减少胃酸分泌和缓解腹痛症状。
6)其他对症治疗药 可用助消化药,如胰酶、酵母片、乳酶生、二甲硅油片等。防止胆汁反流可服铝碳酸镁、消胆胺以吸附胆汁;有呕血便血者,甲氰米胍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