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的拼音文字——韩文(한글,Hangeul)是在李氏朝鲜 世宗大王时期创造出来的,并于1446年发布。之前,在古代朝鲜,汉语的文言文一直都是他们正式的官方文字。韩文拼音文字虽然在1446年颁布了,但是也没有正式的实施,汉语文言文还一直是他们的官方文字。一直到1945年8月,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後,韩国人才开始全面的运用韩文拼写他们的韩国语(朝鲜语)。由于受到古代中华文化的影响,韩语中有超过50%的汉源词汇(日本语与越南语也是同样的情况)。这些汉源词汇用纯拼音的韩文拼写,有许多同音字会导致歧义,比如韩文的“강(Kang)”代表很多汉字——江,姜,刚,冈,康......等等。甚至有些意思相反的词语,韩文拼写竟然也是一样的,比如“방수”(pangsu)(防水、放水)等。为了韩文的意思表达精确,现行韩国的法律文件中会有大量汉源词语用汉字书写,据说汉字达到25%以上。而日常韩文,则绝大部分用拼音的韩文书写的。
也许,您的问题中的措辞——“中文”用“汉字”替代,意义会比较精确些。因为,尽管韩文、日文与越南文 中的汉源词汇 写出来的汉字,很多跟现代汉语(中文)是相通的,但是上述三种文字中仍然有相当的汉字词汇 跟现代汉语表达的意思是有差异的。所以,这些文字中的 汉字不能 轻易的等同于 中文(现代汉语)。
这是因为韩语中没有四声,所以用韩文表注汉字的发音就是一件十分费力而且头痛的工作,很难做到准确。一个韩文发(Kang)的字,既表示“姜”字,也可以表示为“康”字、“江”字,要根据前后文的意思而定,要望前后文才能生义,而且要先理解母体汉字的中文语义才可能得到正确的结论。于是就只能请母体文字---中国汉字出来解决问题了,所以就有了目前汉字占四分之一的大韩民国《宪法》。
韩国宪法里确实有汉字,但那不是中文,是韩文。汉字不光属于中文,汉文与日文中都有汉字
韩国语其实就是汉语的方言。就像用粤语或其他方言时,加入表音字或者拼音来代替普通话里没有的字。
汉字在韩国的正式场合常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