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桃李无言,下自成蹊。
【出处】
1、《师说》(唐代韩愈的《韩昌黎文集》)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译文: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可以)依靠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从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就最终不能理解了。
2、《史记·李将军列传》:“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
古谚语。比喻实至名归。原意是“桃李”(两种常见水果,可作果树解。桃:桃树,李:李树)不招引人,但因它是很好看和好吃的果实,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走成了一条小路。
比喻人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