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高氯化肥的危害吗

2025-05-17 16:42:38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高氯对忌氯作物的毒害作用:

1、 土壤酸化、 板结。 长期单独施用氯化铵、 氯化钾、 含氯复合肥等生理酸性肥料, 一方面会引起土壤变酸, 使土壤有益微生物活动受影响; 另一方面, 肥料中副成分能与土壤钙结合, 生成氯化钙。 氯化钙溶解度大, 能随水流失。 钙是形成土壤结构不可缺少的元素, 钙盐流失过多, 会破坏土壤结构, 造成板结。 

2、 产生盐害。 氯离子会随土壤水上升到地表, 水份蒸发,盐分则留在地表, 加重土壤的盐害。 高氯造成土壤中的盐分含量过高, 影响根系正常的吸收水分、 养分, 尤其是旱地士壤, 从而导致烧根、 烧苗。 

3、 激活有毒离子。 氯离子与其它阳离子结合, 形成有害的氯化物, 如在石灰性土壤中形成氯化钙, 对作物生长发育不利。易激活土壤中的铝、 锰等金属元素, 对农作物造成毒害。

扩展资料:

适量的氯对许多植物具有良好的生长效应, 主要表现在:

1、 参与光合作用。 介入光合系统 II 的光解水放氧反应, 在叶绿体中优先堆集, 对叶绿素的不变起掩护效用。 

2、 调节气孔运动。 调节植物细胞的渗透压和气孔的启闭,有利于养分的吸收, 影响水分蒸腾, 提高抗旱能力。

3、 影响作物对养分的吸收。 有利于植物对镁、 硫、 锰、 铜、铁、 钙等营养元素的吸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氯毒害

参考资料来源:手机知网—施用含氯化肥五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