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心理医生!高分!可再加

2025-05-13 00:16:51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你好:
这些没有什么必要去调节。换到任何人身上,也不会那么容易能够轻松的接受。譬如二千块这个事情,试问楼上回答这些,如果自己辛苦地工作了,老板却欠钱不给,谁心里舒服?谁会乐意?谁还会说调节调节就舒服了?只是每个人用嘴巴说出来的话的结构不一样,而内心里,都无法接受过去这样的事情。所以,调节什么?调节成什么样?莫非要调节成:“啊,是了,就当我吃亏吧,当我是傻瓜好了。我要看淡,我要看轻,我要舒服,我要轻松。”于是,这样说了,就好了?很多时候,我们只是以为如果某件事情发生在我们身上,我们就会比别人处理得更好。再说下面这件事情,你们果真就根本不会对别人的评价起反应?你花了笔钱,买了一件自己觉得还不错的衣服,结果,其他人评价说不好看。你心里会是什么感受?你还能泰然处之?所以,有一句话叫做:“站着说话腰不疼。”我至少没见过一个人,在别人评价他买的衣服不好看的时候,他还很开心。只有见过他买了衣服被别人评价之后很开心的人。有很多人,只要别人说哪件衣服不好看,那件衣服的寿命也就到此为止了。所以,不要把什么问题都朝有问题上靠。因为这是每个人的天性。我们喜欢顺利,喜欢听到好话,喜欢听到赞美。这是一种社会需求,又怎么需要调节?更何况,我们根本不知道二千块钱对不同的人来说,意味着什么。有的人,二千块钱就是救命钱,有的人,二千块钱就是一手挥霍的一件衣服,有的人,二千块可能是一家人半年的生活费用。所以,钱的数量虽然是相同的,可是,在不同的人的生活里,具有不同的现实意义。我觉得,将别人看成是一个将过往发生的事情紧抓不放,将别人的评价紧紧盯着不放,这本身就是我们把自己当成了他人。问题是,我们并不是他人,难说在其他事情上,我们还比不上别人呢。
所以,我们没有必要让别人调节什么心理。调节心理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行为。好比明明不舒服,我们要装作舒服,还要努力只朝积极一面想。那是闭着眼睛瞎走路。而且呢,你越提醒他要忘掉什么事情,他就越不会忘掉这件事情。这是人的习惯。换句话来说,他提这些事情,有可能只是和你聊天的时候,提起了往事,表示了愤怒或者是失望。可是,你越在意,他就觉得越是事儿。这样一来,你没帮到他,反而是让他更容易发牢骚,更容易郁闷。时间是最好的良药,他自己经过新的生活,新的事情,新的磨历,自己会慢慢忘去那些过往发生的事情。而且,发生不好的事情,对于一个人来说,是挺好的事。如果人生太顺了,反而什么也不会考虑。像他既然有 这么多的想法,那么,自己就会考虑在以后要怎么样减少这些“不顺”。譬如,找工作的时候会多了个心眼,买衣服的时候会让别人帮助看看。这不也是挺好的吗?与其去改变一个人的想法,不如让一个人在新的生活当中学会如何避免再发生那些事情。这样更好些。所以呢,你说要教他调节心理,这个工程,你就不用考虑了。人家都没要你帮他调节心理,说得好听点叫热情,说得难听点叫多事,更难听一点叫侵扰。所以,如果别人也并没有说要改变什么,你就在一边看着好了。
我有一个朋友,很懒,很散,很没有激情。我也想过,要怎么样帮助他们调整自己的生活,工作。可是,我发现,没用。因为在我们眼里,他们很懒,很不上进。可是,人家也并没有说不喜欢懒,不喜欢不上进。或者,人家还乐意那样的生活。我只是觉得像我这样活着挺有意义。可是我现在明白,人生的意义对于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对自己有意义的事情,才是真正的有意义。你的朋友的事情也是一样。表面上是你的想法是好的,可是再好的想法和意愿,也只是我们自己的罢了。我们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就不要让别人也放弃他的世界,跑我们这头来。否则,全世界的人都变成一个样,这个世界就太无趣,太没看头。独一无二的个体,虽然不完美,可是,至少都可以活得精彩。有所缺点,不才证明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吗?你试问一下自己,难说你比他的问题还多。你为什么不考虑一下调整自己,而是调整别人呢?对吧。

回答(2):

您好!其实与他的人格特质有关,也就是说他就是这种性格的人。一时是很难真正去改变的。说得再简单点就是一个人的生活习惯所致的。
其实相信他内心也知道这样做是没有用的,也没有必要,可是自己却无法去做任何的改变。
我想,如果真的想改变就多看一些关心心理方面的书箱,再有条件的可以参加一些心理团体培训活动。这样慢慢去改变,变成一个豁达开朗的人!推荐一本不错的书《登天的感觉》

回答(3):

朋友,我告诉你,这是内心追求完美的结果!
第一个问题,欠了两千块钱不给他,他就一直没散开。这就像解决一个问题,你已经尽力想办法了但仍然没有解决,为什么还要一直盯着这个问题呢?每个人都可能碰到解决不了的问题,这个时候可以先把那个问题放在一边,多看看自己的优点,多想想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好事!
第二个问题,同样是追求完美的问题。买完以后后悔了,很可能是因为买完了以后只盯着那件衣服的缺点,而忘记了买的时候看中的它的优点!相信你买的时候也权衡过其它衣服,为什么现在回纠结?因为每件衣服的优缺点都差不太多,没有明显的优劣势的差别!

相信我的回答会对你有所帮助!

欢迎提问。

回答(4):

告诉他,你本来没了两千就已经亏了,但这已经是现实了,你不能够做什么,假如
还因为这个事情一直困扰自己,搞出病来,或者长期处于不高兴下,不就更亏吗?

唯有人命,下次遇到同样事情想想办法看要怎样处理。那些钱就当作一个教训。
每个人不都是在教训中成长嘛,比你那坑爹的事情多着大着还有呢

回答(5):

这是你的人格特征,偏执型的。既然自己已经察觉这种人格中的缺陷,你自己慢慢调整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