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美术教育的时候,家长会进入哪些误区?

2025-05-21 16:33:46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一直以来,家长们心照不宣的认为要让自己的孩子赢在起跑线。因此从孩子的培养班选择就是重中之重,其中艺术培训就是广受家长们好评与选择的一种。

无论是哪个年龄段,美术教育都成为了一门文化基础课,这从侧面反映出了美术教育的重要意义。

它对孩子早期智力开发有着重大作用,让孩子们直观的接触世界,是形象教育的一种,既了解了事物内在与外在的联系,也逐渐对物与物、物与人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同时也对孩子的眼、手、脑的动作协调进行了开发,使孩子更加心灵手巧。


孩子在绘画过程中,心灵接受陶冶,对美的认识开始启迪,会创造美才会珍惜美,才会珍重自己与他人的作品与成果,其中的教育力量是不可忽视的。

但是并不是每一位家长都能正确的来用美术教育孩子,甚至有些家长还用错了方式。


01孩子的美术教育,家长会进入哪些误区?

哪个家长不爱孩子?但是又有哪个家长真正的会爱孩子?家长们可能会有此疑问:“明明是按照过来人的方法教育孩子,为什么会出现问题?”

实际上这种思维的出现就已经说明了问题,美术教育并不能用传统经验来代替,因此一起来看看家长们都陷入过哪些误区。

1)因对美术教育的不了解和教师教育理念的不理解而产生质疑

看到老师用自己的方式启迪孩子思维,让孩子自由地用各种材料,不拘泥于形式的表达自己,还会认为老师不负责任。


2)对美术教育的局限,用自己的审美来评价孩子

孩子创造的过程和作品是表达他们情感的一种重要方式,他们可以放飞自我,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不拘于形式。

但很多家长却认为只有在画纸上用画笔画画才叫美术创作,或者只有画符合家长想法的内容才叫画画,用自己的审美标准来要求孩子,否则就是乱涂乱画,甚至用比较的方式来评价孩子的作品,把孩子引入一个“模仿”的误区里,还会产生攀比的心思。

3)过分看重结果没有耐心

家长过分看重美术作品,甚至强迫性的让孩子参加各种比赛,获得家长心目中的奖项,才叫学有所成。

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更重视和其他孩子的画技上的比较,看不到画卷背后孩子内心所要想表达的真正话语,在美术活动过程中,还会对一些“不干净”的美术形式表达不喜,隐晦或明确的要求孩子们远离那些不符合自己内心标准的美术创造形式,上课前要求孩子不许弄脏衣服,课后也能经常听到家长责备的声音,这样的现象很普遍,其实却是不正确的。


02家长的这些错误行为会造成什么后果?

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若是家长本身并没有很强的专业性,一意孤行的用自己的方式来教育孩子,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最后的结果可能是与期望背道而驰。那么用不正确的方法来教育孩子,最后会导致什么结果?

①想象力受阻

美术教育并非只有纸笔绘画,还有很多其他的多种形式,包括折纸,陶艺,泥塑,雕塑,印染等,家长将自己对美术教育的局限强加到孩子身上,会使孩子的想象力受挫,知识面缩小,甚至会使孩子失去美术创作这一片宽阔的天空,常言道,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那么家长的不正确行为会给孩子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


②给孩子带来压力,自信心降低

家长们想必都说过这样一句话:“你和老师画的怎么不一样呢?”“某某画的比你好看,又干净多了。”

这种画会使孩子认为只要画的像,就会受到夸奖,或者一定要画的比别人好,如果达不到家长的需求,就会变得沮丧,丧失信心。

很多家长并不知道孩子的创作正是要在充满自信的环境里才能得到成长,也不知道孩子的内心到底都承受了些什么,家长的批评显而易见的起到了反效果,反而亲手关上了孩子放飞想象的天窗。

③产生不健康的心理

家长这种带着明显目的过分功利性的学习行为,无疑会孩子造成一种暗示,美术创作不过是达成目的的一种手段,而这种心理会给孩子日后的为人处事带来一些不好的影响,孩子逐渐失去发现美的眼睛,也失去了感性思维,共情能力下降。

假使孩子长大了,他的美感经验也无法给他带来创造能力,不能灵活地应用在美术作品当中,从而失去了创造的能力。


03那么家长应该如何用科学的美术教育方法来教育孩子?

想必每位家长都是真心实意的爱着自己的孩子,也是从内心深处想要好好教育他们,但是想当然的教育是不可取的。

我们应该用科学的美术教育方法来取代旧的经验教育,来培养孩子的创造精神,实现他们的创造能力,成为孩子促进者和监督者。

家长应该提高自己的美术创作与欣赏水平

只有深刻的了解一样事物,才能够对他进行客观而又科学的描述,学科也是同样如此,只有家长本身对美术创作有所研究,才能更好的引领孩子走上正确的道路。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同样家长也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长作为引导者,应该正确认识到美术教育对于孩子发展的深远影响,而不只是粗浅的流于表面。

所以家长应该坚定信念,明白接受科学的美术教育和文化教育是同等重要的,并且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孩子。


家长应积极接受新理念,给孩子随心所欲的空间

家长是孩子能够长期并乐于探索美术奥秘的支持者,应该给孩子创造良好的,自由的,宽松的,和谐的学习氛围。

孩子的心灵是单纯的,家长就更不能成为那道禁锢孩子心灵的枷锁。给孩子的想象留有余地,让孩子的情感信息得到共鸣,一个能够随心的释放自己想象力的空间,培养孩子健康心理环境的基础。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不能停驻于自己的认知,应该与孩子共同成长。

要善于夸奖孩子

一个赞许的微笑和一句充满鼓励的话语,就像一缕清风一样,能够洗去孩子心中的沉珂,给孩子幼小的心灵注入新的生命力与活力。

请家长们记住,艺术是达到目标的一个方法,而他本身并不是目标,保护孩子的创造动机与兴趣,是比手把手教他们画出一张美丽画卷更加重要的事情。

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家长们所要做的,只是为孩子们准备好一切,在身后坚定的鼓励支持他们,而不是强制要求孩子走向我们规划的既定的那个方向。


教育是艰巨而又长期的工作,家长们是默默无闻而又伟大的,家长们要改变自己的观念,树立正确的意识,解放孩子。

凡是孩子能够自己想的,让孩子自己想,凡是孩子能够自己做的,就让孩子自己做,鼓励孩子自己去发现世界,去认识世界,家长们要与时俱进,不断的提高自我,以自己为榜样,促进孩子不断成长,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实现素质教育。

偏见会扼杀充满希望的幼苗,我们应该正确引导孩子,让孩子有勇气画出美丽的作品,有信心制造更多的梦想,同时也要相信老师,相信老师的科学教育方法与教育理念,积极配合老师们的行动,实现与教师和孩子的良好沟通,明白孩子们真正的需求是什么,设身处地的从孩子的角度进行思考与想象,学会放手,让孩子们自由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