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是什么?
1.金,一种金属,化学符号为Au。
物理特性:熔点:1064.43℃,沸 点:2807℃,密度:19.32g/cc, 硬度:2.5。
金具有良好的传热性、导电性和抗腐蚀性,化学性质稳定,不易氧化或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只溶 于盐酸与硝酸的混合酸(即王水)、 氰化钾或氰化钠和硫脲等少数溶液中。金是热和电的良导体,其传热导电性能仅次于汞、铅和银等少数金属。金具有良好的韧性和延展性, 在现代加工条件下,可以被打成极 薄的金箔,也可被拉成极长的金丝。
2.黄金种类非常多,有足金,3D硬金,K金等,不同种类的黄金纯度不同,价格也就不同的。
3.黄金有久远的历史,中国黄金开采与使用至少可上溯至4000年前。早在 2500 年前的春秋 战国时期,楚国开始铸造金币。《管 子》表述:“黄金刀布者,民之通货也”。黄金不仅在民间被广泛作为财富的象征,还被历代帝王视为 权力的象征。此外,对于普通百姓 来说,人生最重要的时刻比如出生、 结婚、死亡的民间习俗无不印有黄金的印记。至今,黄金的价值标准 和文化内涵仍为全社会共有。
清色金是指黄金中只掺有白银成分,无论成色高低统称为清色金。清色金比较多,常见于金条、锭、块以及各种器皿与金饰品。
黄金中只含有白银者,成色在95%左右为赤黄色;80%左右为正黄色;70%左右为青黄色,俗称“七青、八黄、九五赤”。
黄金是生金经过冶炼、提纯后的金,一般纯度较高,密度较细,有的可以直接用于工业生产。常见的有金条、块、锭和各种不同的饰品、器皿、金币以及工业用的金丝、片、板等。由于用途不同,所需成色不一,或因没有提纯设备,而只熔化未提纯,或提的纯度不够,形成成色高低不一的黄金。人们习惯上根据成色的高低分为纯金、赤金、色金3种。按含金量不同分为清色金、混色金、k金。
黄金:经过提纯后达到相当高的纯度的金称为纯金,一般指达到99.6%以上成色的黄金。
赤金:和纯金得意思想接近,但因时间和地方的不同,赤金的标准有所不同,国际市场出售的黄金,成色达99.6%的称为赤金。而境内的赤金一般在99.2%-99.6%之间。
色金:色金,也称“次金”、“潮金”,是指成色较低的金。这些黄金由于其他金属含量不同,成色高的达99%,低的只有30%。按含其他金属的不同划分,黄金又可分为清色金、混色金、k金等。
清色金:清色金指黄金中只掺有白银成分,不论成色高低统称清色金。清色金较多,常见于金条、锭、块及各种器皿和金饰品。
混色金:混色金是指黄金内除含有白银外,还含有铜、锌、铅、铁等其他金属。根据所含金属种类和数量不同,可分为小混金、大混金、青铜大混金、含铅大混金等。
K金:K金是指银、铜按一定的比例,按照足金为24k的公式配制成的黄金。一般来说,K金含银比例越多,色泽越青;含铜比例大,则色泽为紫红。我国的k金在解放初期是按每k4.15%的标准计算,1982年以后,已与国际标准统一起来,以每k为4.1666%作为标准。
黄金是一种贵重的金属,有光彩夺目的金黄色金属光泽。纯黄金的比重为19.3,熔点1063℃,质地柔软且韧性好,有极良好的延展性和导电性,化学性质稳定,仅可溶于王水或氰化钾钠溶液,易加工成各种形状。因而,自古以来就被用来制作装饰品。黄金又称金,英文Gold,化学符号Au,原子序数79,它是一种橙黄色的金属物质。自然界,金一般以单质形态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