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离开水为什么不能活

2024-12-14 00:43:44
推荐回答(6个)
回答(1):

鳃是一种器官,很多水生动物依靠它将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吸收到血液中。这种呼吸方式被称为鳃呼吸。

鳃被一层很薄的,具有通透性的膜所包绕。血液在内届的血管或者是腔隙里面流动,这样就可以尽可能的与外界的水接触到。鳃的位置不定:蠕虫和蟹的鳃在它们的肢体,贝壳动物的鳃则在它们的外套腔中,鱼的鳃在鳃裂。大部分动物的鳃是裸露的,但也有些鳃是被皮肤保护的,或者是为某些特别的结构保护(壳,外套,鳃盖)。为了增加与水的接触面积,鳃的形状有栉状,叶状,树状和丛状。鳃利用对流原则,即血液(血淋巴)流动的方向与水流动的方向相对,使得血液可以最大限度的补充氧气。在软体动物中(例如贻贝),鳃还有过滤食物颗粒的功能。

许多水生动物和一些在潮湿空气生活的陆生动物用鳃呼吸。如蜗牛(例外:肺螺亚纲),贝壳和其他软体动物,多种"蠕虫",蟹等,而鱼和两栖动物的幼虫(有些成虫还会)是鳃呼吸的代表。

而用气管呼吸的昆虫,只有部分例外才使用鳃呼吸(部分还会和器官相连)。主要是蜻蜓, 蜉蝣和部分双翅目的水生幼虫。

大部分用鳃呼吸的动物会在水外的环境迅速窒息死亡,因为鳃叶极容易干燥,这也会因为水中的氧气耗尽而发生。

一些鱼类和蟹能通过特别的措施,比如(如将水重新补充氧气)而能够较长时间脱水生活。

回答(2):

如果鱼和水互相感觉不到的时候,鱼还是能活的/如果彼此很在乎,鱼会永远都离不开水的

回答(3):

你不吃东西能活吗?这是需要...自然定律

回答(4):

因为鱼是用鳃呼吸的。

回答(5):

两个致命理由,一是不具备能和空气直接气体交换的呼吸器官,二是不具备保持水分的身体结构,主要是皮肤,身体水分快速蒸发,细胞迅速脱水,这两点使死亡同样迅速
克服前一点,后一点不能完全克服,它成为两栖动物.都完全克服,恭喜成为爬行动物

回答(6):

鱼没有足,不能走只能被无情的太阳烤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