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N-19反舰导弹的发展沿革

2025-05-20 08:10:31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前苏联在二战后对火箭和导弹和发展十分重视,并较早地将导弹应用到海军舰艇上。
特种机械设计局(现在该机构已归到俄罗斯机械制造科研生产联合体),自成立后设计的几型反舰巡航导弹,主要针对美国航母及其编队:1950年代研制的P-6/SS-N-3(速度1.4马赫,射程460千米);1960年代研制的P-500/SS-N-12“玄武岩”导弹(速度1.5~2马赫,射程550千米)。
SS-N-19导弹作为特种机械设计局设计的第3型反舰巡航导弹,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研制,1976年定型生产,1979年开始装备上舰。是苏联的一型可在水面舰艇和潜艇共同使用的反舰巡航导弹,并可垂直发射。
西方对SS-N-19的恐惧可以从对该型导弹的称谓看出。SS-N-3和SS-N-12导弹出现后,西方分别称之为“柚子”(Shaddock,音译为“沙道克”)和“沙箱”(Sandbox),以藐视的叫法掩盖内心的恐惧。而SS-N-19出现后,西方给出了真实反映内心世界的称谓——“舰毁”(Shipwreck,另译为“海难”)。苏联给SS-N-19起的名字也恰如其分——“花岗岩”(Granit)。
它可以从水面舰艇发射,也可以从潜艇发射。弹体长10米,射程在500公里以上,发射重量为7吨。导弹在高空巡航的飞行马赫数达到1.5,末端飞行马赫数可达2.5。

“花岗岩”装备有大威力战斗部。因为航母拥有空前的抗打击能力,所以为保证导弹击中目标后能造成足够大的破坏力。“花岗岩”反舰导弹上装的是750公斤的常规战斗部或者50万吨TNT当量的核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