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为何那么多的腐败,从官员的俸禄上可以看出

2025-03-23 08:57:17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清朝为何那么多的腐败,从官员的俸禄上可以看出一二

先说清朝一个高官——“两江总督”掌握着江西、江苏、安徽的所有军民政务,可是说的上是封疆大史了,据史料记载,两江总督的年薪只有180两白银。你没有看错,就是180两白银,堂堂一品大员只有180两白银的年薪,看到这里你可能说:“怪不得清朝那么腐败,原来国库都没钱发了。”其实不是这样的,朝廷对于官员们还有额外的补贴。

(一)文官

年俸

禄米

养廉银

收入(元/年)

一品

180两

180斛

16000两(总督)

290万

二品

155两

155斛

13000两(巡抚)

236万

三品

130两

130斛

6000两(按察史)

112万

四品

105两

105斛

3700两(道员)

70万

五品

80两

80斛

2400两(从四品知府)

46万

六品

60两

60斛

1250两(从五品知州)

25万

七品

45两

45斛

1200两(知县)

23万

八品

40两

40斛

2万1千

九品

33两1.14钱

33斛1.14斗

1万8千

未入流

31两5钱

31斛5斗

1万1千

评:从工资来看,相当于现在县长年收入23万,市长年收入46万,省长年收入236万。与目前我国各级干部的实际收入(正当收入)应当差不多。但这里面已经包含了养廉银,所以目前再提“高薪养廉”似乎不太合适了。

(二)武官

年俸

蔬菜烛炭银

灯红纸张银

养廉银(内地)

收入(元/年)

一品

609两

180两

200两(提督)

2000两

52.3万

二品

599两

140两

160两(总兵)

1500两

42.0万

三品

243两

48两

38两(参将)

500两

14.5万

四品

141两

18两

24两(都司)

260两

7.8万

五品

90两

12两

12两(守备)

200两

5.5万

六品

49两

(千总)

120两

3.0万

七品

36两

(把总)

90两

2.2万

八品

40两

7千

九品

33.114两

5千8百

评:与文官相比,武官的收入要逊色得多了,相当于现在团长年收入2万,师长7.8万,军长42万,集团军司令52万。本文对军队情况几乎一无所知,所以现在具体收入如何还无法比较。

第一项收入叫廉银,这是朝廷为了鼓励官员们清正廉直,不收贿赂而设立的工资,两江总督靠这个一年能赚十万八千两白银,简直不可思议。

第二项叫做置换银,意思就是朝廷每年分发下来的衣服,食品若没有用完则可以去置换银两。可让人气氛的是,许多高官借此压榨百姓,故意不发粮食衣物给百姓,然后将换来的钱存入家中。

(三)皇族宗亲

清朝皇室成员的爵位大致分10级,从高到低依次为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和奉恩将军。另外一种排列依次为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和奉恩将军。这些爵位每传一代降一级,比如某亲王,传到儿子应赐爵某郡王,到孙子为某贝勒,依次降低,但最多降4级,也就是说亲王的子孙降爵位到镇国公后,就不再降低,一直为镇国公;而郡王子孙最低到辅国公;依此类推。但是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朝廷特批,例如钦赐“世袭罔替”,也就是所谓的“铁帽子王”,他的子孙将永远保持亲王的爵位。

宗亲

年俸

禄米

收入(元/年)

亲王

10000两

10000斛

535万

郡王

5000两

5000斛

268万

贝勒

2500两

2500斛

134万

贝子

1300两

1300斛

70万

镇国公

700两

700斛

37万

辅国公

500两

500斛

27万

镇国将军

410两

410斛

22万

辅国将军

310两

310斛

17万

奉国将军

210两

210斛

11万

奉恩将军

110两

110斛

6万

评:皇室子弟,社会蛀虫!!

到清末,朝廷已经逐渐瘫痪,政府拿不出这么多工资,而贪官们又不愿意拿那一点死工资,最后受苦的还是老百姓。

如此清朝,为了鼓励官员廉洁竟然就许以大量金钱,实在可笑至极,荒唐至极。

回答(2):

是不是大官和小官的生活差别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