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树,拉丁学名: Catalpa ovata G. Don. (《Flora of China》)。梓(植物名实图考引本草经),别名:楸(长编),花楸、水桐、河楸(河南经济植物志),臭梧桐(东北植物检索表),黄花楸(云南造林树),水桐楸(湖南衡山),木角豆(杭州药用植物志)。
梓树为紫葳科梓属乔木植物,高达15m。树冠倒卵形或椭圆形,树皮褐色或黄灰色。梓树树体端正,冠幅开展,叶大荫浓,春夏黄花满树,秋冬荚果悬挂,是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树种。可作行道树、绿化树种。嫩叶可食;根皮或树皮、果实、木材、树叶均可入药剂;木材亦可作家具。
鹅掌楸
这是什么树?
补充一下,这是黄槿树,别 称糕仔树、桐花、盐水面夹果、朴仔、榄麻、海麻、海罗树、弓背树。分布于华南地区。黄槿(Hibiscus tiliaceus Linn.)常绿灌木或乔木,高4-10米,胸径粗达60厘米;树皮灰白色;小枝无毛或近于无毛,很少被星状绒毛或星状柔毛。叶革质,近圆形或广卵形,直径8-15厘米,先端突尖,有时短渐尖,基部心形,全缘或具不明显细圆齿,上面绿色,嫩时被极细星状毛,逐渐变平滑无毛,下面密被灰白色星状柔毛,叶脉7或9条;叶柄长3-8厘米;托叶叶状,长圆形,长约2厘米,宽约12毫米,先端圆,早落,被星状疏柔毛。花序顶生或腋生,常数花排列成聚散花序,总花梗长4-5厘米,花梗长1-3厘米,基部有一对托叶状苞片;小苞片7-10,线状披针形,被绒毛,中部以下连合成杯状;萼长1.5-2.5厘米,基部1/3-1/4处合生,萼裂5,披针形,被绒毛;花冠钟形,直径6-7厘米,花瓣黄色,内面基部暗紫色,倒卵形,长约4.5厘米,外面密被黄色星状柔毛;雄蕊柱长约3厘米,平滑无毛;花柱枝5,被细腺毛。蒴果卵圆形,长约2厘米,被绒毛,果爿5,木质;种子光滑,肾形。花期6-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