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血石的鉴定

2025-05-21 23:06:06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假血鸡血石主要是以质地较差的无血或少血的天然昌化石和巴林石作人工渗透,染成鲜红。有机染料或印油充填于裂隙中,待干燥后,涂上一层保护树脂。假血多数不自然,血色单一,在日光或灯光下外表晶莹闪亮,这是由于假血中含有胶脂所致,假血的血形、大小、形态比较一致,真血的血形自然流畅。

光泽:原石一般无光泽或呈土状光泽,抛光面一般呈蜡状光泽或油脂光泽,个别可呈玻璃光泽;而其中的“血”即辰砂可呈金刚光泽。

光性特征:集合体

摩石硬度:2.57(平均值)

韧度:极好,具有滑感,并具有抗水解性

断口:参差状,较光滑

放大检查:见“血”呈细脉状、条带状、片状团块状、斑点状和云雾状散布于地上

回答(2):

鸡血石的真伪鉴定方法一、辨
  辨别鸡血石的性质、真伪,目前还是用传统的经验辨别法,即“闻、问、看、抚、磨、刻”六字真言。
  “闻”,即知识、见闻。
  “问”即询问、学问,这是辨别印石的基础。辨别鸡血石,光凭一知半解和道听途说是不行的。例如辨别昌化鸡血石中的新坑与老坑、老坑中的明坑鸡血和清坑鸡血等,它们各自的质地、韧性、紧密程度等都不一样的。若是精于印石镌刻者,用刀角触石,一试便知。所以,要多听、多问、勤问、好问。
  “看”和“抚”是辨别鸡血石的关键。“看”指观察鸡血石的颜色、花纹的形态。鸡血的血色和形态也不相同。各类不同的鸡血石,它们的矿物质构成,所受地质运动的作用也是不同的。掌握了鸡血石的共性和个性的特点,把鸡血石拿在手里一看便能知晓。
  “抚”是指手感,凭手感辨别印石的硬度、重量、质地粗细以及油润干燥与否。
  “磨”和“刻”,是辨别鸡血石的最可靠的方法。“磨”,指制作工艺的技术,即磨细、磨光。鸡血石的肌理质地,是硬性还是软性,是否含砂和钉(石英的小颗粒),只有经打磨、琢刻之后才能知道。
  “刻”,指检查鸡血石是否适宜镌刻,还是需要以琢玉的方法来制作。当然最好是能练就手抚掂量的方法,因为这种方法更适用于收藏时的实践。
  鸡血石的辨别主要是凭经验,这需要多见识,多实践。当然,对于鸡血石的知识和学问、趣事、名家轶事等,多掌握了解一些,研究得深一些,对于鸡血石的鉴赏与辨别也是很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