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占廷医学是在古典希腊医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一门在民众中普及的科学,医学知识并不仅仅为专业医生所掌握,而是被所有拜占廷知识分子和大多数普通民众所了解。
拜占廷人认为血液、粘液、黄胆汁和黑胆汁是人类体质病理分类的基础,所有疾病均出自干、湿、热、冷四气失调,而健康则有赖于这四种体液的适当比例和四气状态的平衡。这与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和盖伦的理论如出一辙。拜占廷医学著作,如皇帝朱利安的私人医生欧利巴修斯(325~395/6年)的《诊断学》,保罗(·~642年后)的《妇学》《毒物学》和《处方》,11世纪西蒙的《食谱》和《保健手册》等也都是以希波克拉底和盖伦的理论为指导。
拜占廷人注重养生和预防,广为流传的“饮食历书”将一年四季分成千、湿、热、冷四个阶段,并详细地罗列宜食和忌食的食物名单。他们认为:疾病是人体各种因素和状态失调的结果,因此治病的关键在于调理,治病的最好办法是休息、保温和发汗,养生应重于治病。在拜占廷人们非常推崇一些民间土方,例如,用胡椒调理肝脾,用青草去除口臭,一年春夏秋季三次放血,使用按摩和推拿治疗扭伤,用烧灼方法止住大出血,用艾蒿清洁空气,等等。我国古代史书中还记载拜占廷外科医生“善医眼及痢,或未病先见,或开脑出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