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2025-05-18 02:36:20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一:抑郁症的核心症状:

  情绪低落 兴趣缺失 精力缺乏 疲惫不堪

  同时可伴有自卑、 罪恶感、 睡眠障碍(入睡困难、早醒)、委屈、生活失去信心、思考能力下降、注意力降低、激越症状、有时想到死、无法解释的躯体症状;时间在2周以上抑郁症不受职业,财富,种族,性别,年龄的限制 儿童抑郁症:极易被忽视。症状不典型。
  女性抑郁症:极易被误诊。更年期症状易与抑郁混淆。

  二:焦虑症

  1.广泛性焦虑

  提心吊胆、紧张不安,但无明确对象及具体内容,心烦意乱、过分担心,预感祸事降临的恐慌,运动性不安、撮手顿足、来回走动;常伴有各种植物神经症状,如眩晕、多汗、震颤、口干、呼吸急促等

  2.惊恐障碍,又称急性焦虑发作

  在没有客观危险的环境下发作或发作无明显固定的诱因,以致发作不可预测。两次发作间歇期,除害怕外无明显症状。发作时突感强烈恐惧、频死感、失控感,常伴植物神经症状,10分钟达高峰,一般不超过1小时,发作时意识清晰,事后能回忆经过,因担心发作而有预期性焦虑,常采取回避行为,如不敢外出等。

  三:恐惧症

  1. 社交恐惧 (社交焦虑障碍)

  害怕被人注视或评价,担心会有尴尬的事情发生,认为别人能看出他的不自然的表情,预计别人的评价是否定的或蔑视的,对社交场合采取回避行为,因社交而感到焦虑或痛苦。不少学者建议用“社交焦虑障碍”取代“社交恐惧”。

  2. 场所恐惧

  恐惧对象为特定环境,如高处、广场或比较拥挤的场所,常因恐惧而采出回避行为。老百姓说的“恐高症”就是指场所恐惧。病人知道这种恐惧是不合理的,过分的,不应该的,但是这种认识仍然不能防止恐惧的发生。

  3. 特定的恐惧症

  恐惧对象是特定的物体或情境,如动物、雷电、黑暗、流血、飞行、封闭的空间等等。诱发的情景比较单一、具体。一般出现在童年或成年早期,如果未治疗,可以持续数十年。未成年人不要看恐怖片也是为了减少这种恐惧。

  四:强迫症

  以强迫症状为主要临床相,特点是有意识的自我强迫与反强迫并存,两者的尖锐冲突使病人焦虑、痛苦。病人意识到这种观念或冲突来源于自我,但违背自己的意愿,遂极力抵抗,但无力摆脱。常用仪式化的动作来减轻痛苦,如反复检查、反复洗涤等,社会功能受到损害。强迫症可包括:强迫观念、强迫思维、强迫情绪、强迫意向、强迫动作、强迫行为等,往往一种为主,几种情况并存。

  五:疑病症

  患者担心患有一种或多种严重的躯体疾病,并反复就医,述说躯体疾病。各种医学检查阴性,医生的解释均不能消除疑虑,进行不必要的就医,毫无意义的诊断检查。表现出持久的先占观念,常伴有各种躯体症状. 因疑病而焦虑、抑郁,痛苦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