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能够成就大业靠的不仅仅是“小聪明”,他身上有哪些大智慧?

2025-05-20 18:50:04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汉高祖刘邦是一个智商、情商都很高的人,他这样高智商的人,当然会有小聪明,但他之所以能成就帝业,靠的可不仅仅是小聪明,靠的更是大智慧。刘邦的大智慧表现在很多方面,限于篇幅的关系,我们今天只谈两方面。


其一,刘邦清楚地知道,民心的重要性。

项梁兵败定陶,正在第二战场与秦军激战的刘邦、项羽决定暂时撤退,项羽刚撤回彭城,便被楚怀王夺去了兵权,刘邦则鸡贼地将自己的兵卒撤到自己起家的丰沛附近的砀郡,成功地避免了被夺权。这一场变故之后,刘邦被楚怀王派了西进的任务,刘邦一路招降纳叛,突破层层险阻,终于冲进武关,逼迫秦王子婴投降,当时,很多人都建议刘邦杀掉子婴,但刘邦却不同意,刘邦说,楚怀王之所以派他西进,就是因为他能容人,所以不能杀子婴。

刘邦不杀子婴,其实是争取关中民心的举动,虽然秦国残暴,但秦人对秦王室的爱戴之情还是很浓厚的,杀子婴就等于和秦人作对,刘邦想做关中王,当然不会和秦人作对,之后,刘邦又祭出“约法三章”来争取关中的民心,这一切的一切,都说明,刘邦是很有大智慧的。


其二,刘邦胸有韬略,知道如何用大战略击败对手。

陈平背楚投汉的第一计,就是奇袭彭城,刘邦立马意识到,这是一个非常高明非常有大局观的计策,可惜,计虽是好计,但在执行的末一阶段出了问题,刘邦和各诸侯想当然地以为,项羽已是强弩之末,翻不了身了。哪曾想,项羽率三万精骑兵杀了回来,杀了刘邦一个人仰马翻。经过彭城之战的大起大落,刘邦痛定思痛,制定了裂土封王的大战略,通过“捐弃关东土地”的方式来争取其他诸侯的帮助,正是这样的大战略,才最终实现了对项羽的包围,最终击败了项羽。


总而言之,正是刘邦身上的大智慧,才使刘邦最终成就帝业。

回答(2):

第一,他能知人善用,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第二,对于有功之臣就及时封赏,做到赏罚分明,很会收买人心

回答(3):

首先是能够容忍,他能够把很多人聚集在自己的身边,其次是舍得花钱,这也是聚集人的一个关键。

回答(4):

刘邦能够成就帝王之业绝不是只靠小聪明,而是依靠刘邦的处世之道,刘邦不善于和他人结仇,而善于劝和,这样拉拢了许多诸侯甘心为刘邦卖命。

回答(5):

刘邦有大智慧,他知人善任,从谏如流,慷慨大度,有驭人之术,能充分发挥下属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