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出花园的风俗

2025-05-21 12:20:43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出花园”是潮汕地区和客家地区的一种成人礼,寓意未成年的孩子像在花园中一样,但孩子虚岁15岁时便已经成年,要将其“牵出花园”让其有独立生活的意识。“出花园”仪式提醒孩子成年后要面对世界,要有承担,为自己所做的事情负责。此仪式一般会在农历三、五、七月举行。
出花园的孩子要穿红皮屐、吃公鸡头,所有食品都要吃一点。而且是饭桌上最先吃的那个。仪式细节“出花园”是潮汕地区特有的一种成人礼习俗,年满15岁的孩子。
出花园当天孩子不能去离家太远的地方,也不能过桥,为的就是图一个好兆头,这天孩子提出的要求或者是说的话,父母都要听,一般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是不会拒绝的,等到下午的时候,父母就会把出花园者的兄弟姐妹以及其他小朋友叫过来围着小桌子一起吃鸡,吃鸡的时候跟平时不一样,不是用切的,而是小孩自己用手撕的。

回答(2):

梅县客家人过出花园的时候有“十五成丁,十六成人”,及至长大成人,家长必须为其举行一次隆重仪式,故曰 “出花园”。
《礼记·冠义》中记曰:“古者冠礼,筮日筮宾,所以敬冠事。”沿袭中原汉族民风,客家人在孩子满十六周岁时行

“出花园”仪式,以示孩子已成人。当然,有些家族只为男孩子举行此项典礼。“出花园”之时日择选尤为慎重,要看过皇历,求神问卦,在获知没有“冲撞”“忌讳”的前提下,才能举行。仪式大都选于农历七月初七(因这天为“五福菩萨日”)进行,亦有另立吉日者,不一而足。该日让孩子沐浴更衣,穿戴新衣裳、新帽子,拜祀祖先灵位,感恩神明福荫庇佑。
进餐之时,一般请“出花园”的孩子敬坐“上横”首位,男的食公鸡头,女的则食母鸡头,且由孩子先举箸夹食,把所有食品均食一遍。全家人轮番祝福其从此成人立业。(昆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