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化肥,植物生长调节剂怎样混搭使用

2025-05-10 13:30:31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一、植物生长调节剂+肥料

1、复硝酚钠+尿素

复硝酚钠+尿素可谓是调节剂与肥料复配中的“黄金搭档”。在作用效果上,复硝酚钠所具有的综合调控作物生长发育的特性可弥补前期养分需求的不足,使作物营养更全面,尿素利用更彻底;在作用时间上,复硝酚钠的速效性和持效性与尿素的速效性结合,使植株外观及内在变化更快,更持久;在作用方法上,复硝酚钠与尿素配合使用,既可作基肥,也可作根部喷施、冲施肥,可谓“一举三得”。经河南春雨农业化工研究所在筛选上百个植物生长调节剂+肥料复配组合发现,用春雨1号(复硝酚钠)与含尿素的叶面肥试验,植株在施后40h内,叶片变深发绿,有光泽,后期产量显著提高。

2、三十烷醇+磷酸二氢钾

三十烷醇可增加作物光合作用,与磷酸二氢钾混合喷施,可提高作物产量,二者再针对性的配合以其它肥料或调节剂施用在相应作物上,效果更好。如三十烷醇+磷酸二氢钾+复硝酚钠复配应用在大豆上,比仅用前二者可增产20%以上。

3、DA-6+微量元素+N、P、K

DA-6与大量元素及微量元素的复配应用是河南春雨农业化工研究所经过多年试验验证出的一个效果良好的调节剂与肥料复配的优质组合。上百个试验数据及市场反馈信息显示:DA-6+微量元素如硫酸锌,DA-6+大量元素如尿素、硫酸钾等,均使肥料发挥出比单用高几十倍的功效,同时增强植株抗病、抗逆性。从大量试验中优选出的良好组合,再加以一定助剂,提供给客户,使客户受益匪浅。

4、矮壮素+硼酸

该混剂在葡萄上应用,可克服矮壮素的不足。试验表明,在葡萄开花前15天用一定浓度的矮壮素对整株进行喷洒,可大大提高葡萄的产量,但却降低了葡萄汁中的含糖量。而该混剂则既能发挥矮壮素控长促坐果增加产量的作用,又能克服矮壮素使用后糖含量降低的副作用。

三.植物生长调节剂+杀菌剂

1、复硝酚钠+乙蒜素

复硝酚钠与乙蒜素复配使用,能显著提高其药效,并延缓抗药性出现,且能够通过调节作物生长来抵御药剂过量或高毒产生的药害,弥补因此造成的损失。根据河南春雨农业化工研究所用春雨1号(正宗复硝酚钠)+乙蒜素乳油在防治棉花枯黄萎病试验研究表明:春雨1号的加入比单用乙蒜素发病率减轻18.4%,且复配制剂处理比对照棉花生长健壮、叶片深绿、肥厚,后期衰退时间晚,延长叶片功能期。

2、复硝酚钠+多菌灵

复硝酚钠与杀菌剂混用改善药剂的表面活性,增加渗透力和附着力等,因而增加了杀菌效果。春雨1号(复硝酚钠)与杂环类杀菌剂,如多菌灵复配使用,据河南农业大学研究发现,在花生叶部病害防治上,发病初期连喷2次,提高防效23%,显著增强杀菌效果。

3、芸苔素内酯+三唑酮

芸苔素内酯有促进农作物、树木与种子萌发和助苗生长、提高作物抗逆性的作用。根据相关文献报道:芸苔素内酯与三唑酮复配对棉花立枯病防效超过70%,同时促进棉花根和芽的生长。研究同时表明,水杨酸对三唑酮也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四、植物生长调节剂+除草剂

乙烯利+百草枯

用于作物脱叶剂。该剂作为芝麻干燥脱叶剂时能增产,在芝麻收获前6天,单用乙烯利进行喷洒,干燥脱叶效果差,芝麻也不增产,单用百草枯虽干燥脱叶效果好,但不增产,若二者混用,不仅表现为干燥脱叶效果好,其产量也比对照增加了。

回答(2):

一般来说,肥料和农药的混合使用,最多是叶面肥和农药之间的混配使用。使用时注意以下禁忌:

碱性农药(波尔多液、松脂合剂、石硫合剂)不能与铵态氮肥、过磷酸钙等混合使用,否则会造成氨挥发损失,降低肥效;

含砷农药不可与钾盐、钠盐肥料混合使用,否则会产生可溶性砷,造成农作物药害;

氨水、草木灰、石灰等碱性化肥不能与速灭威、托布津、井岗霉素、叶蝉散、多菌灵、杀虫菊酯类杀虫剂等农药混用,因为有机磷农药一般在碱性条件下会发生分解;

化肥不能和微生物农药混合使用。化肥大多是挥发性和腐蚀性的。当它们与杀螟杆菌、青虫菌等微生物农药混合使用时,容易杀死微生物,降低防治效果。

另外,叶面肥和农药混合使用时,要注意混合顺序,通常为:叶面肥、可湿性粉剂、悬浮剂、水剂、乳油依次加入,充分搅拌混合后再加入下一种。

回答(3):

在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选择对路剂型。目前市场上供应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繁多,但不外广谱型和专用型两种。广谱型者可用于多种植物;专用型者只限一两种植物,使用时要有针对性地加以选择。 

 二、不能以药代肥。植物生长调节剂是生物体内的调节物质,不能代替肥水及其他农业措施。即使是促进型的调节剂,也必须有充足的肥水条件才能发挥作用。尽管有的调节剂加了一些浓缩的氮、磷、钾和微量元素,但含量很少,作用不大,不要认为作物又绿又壮就不缺肥水。 

 三、掌握好使用浓度和次数。作物对调节剂的使用浓度要求比较严格。浓度过大,会造成叶片增厚变脆,出现畸形,或干枯脱落,甚至全株死亡;浓度过小,则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因此,要根据生长调节剂的品种类型、应用目的,以及农作物生育期等因素灵活掌握。 

 四、要讲究使用时间和方法。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要根据其种类、药效持续期和栽培需要决定适宜的使用时间。如多效唑应用于油菜的目的是培育矮化壮苗,所以应在幼苗三叶期选晴天上午或傍晚喷施。缩节胺用于棉花,目的在于控制旺长,减少郁闭,减轻脱落,增加蕾铃,因而就需从盛蕾期开始即进行分期喷施,全程化控。 

 五、与化肥、农药混用时要正确搭配,合理混用。将几种生长调节剂混合喷施或与其他化肥、农药混施,可以节省工期和劳力,增强肥效和药效,但混用时必须充分了解混用者之间的增效或拮抗作用。例如叶面宝、喷施宝呈酸性,不能与碱性农药、肥料混用。

  六、留种田勿用。乙烯利、赤霉素等调节剂用于棉花、小麦等留种作物,虽能起到早熟增产的作用,但是会引起不孕穗增多、种子发芽率严重降低,故不能留作种用。因此,凡作留种的作物,不应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

不能盲目使用

回答(4):

中威原药与大家分享一下植物生长调节剂与肥料、农药的复配效果:
一、植物生长调节剂+肥料
1、复硝酚钠+尿素
复硝酚钠+尿素可谓是调节剂与肥料复配中的“黄金搭档”。在作用效果上,复硝酚钠所具有的综合调控作物生长发育的特性可弥补前期养分需求的不足,使作物营养更全面,尿素利用更彻底;在作用时间上,复硝酚钠的速效性和持效性与尿素的速效性结合,使植株外观及内在变化更快,更持久;在作用方法上,复硝酚钠与尿素配合使用,既可作基肥,也可作根部喷施、冲施肥,可谓“一举三得”。经河南春雨农业化工研究所在筛选上百个植物生长调节剂+肥料复配组合发现,用春雨1号(复硝酚钠)与含尿素的叶面肥试验,植株在施后40h内,叶片变深发绿,有光泽,后期产量显著提高。
2、三十烷醇+磷酸二氢钾
三十烷醇可增加作物光合作用,与磷酸二氢钾混合喷施,可提高作物产量,二者再针对性的配合以其它肥料或调节剂施用在相应作物上,效果更好。如三十烷醇+磷酸二氢钾+复硝酚钠复配应用在大豆上,比仅用前二者可增产20%以上。
3、DA-6+微量元素+N、P、K
DA-6与大量元素及微量元素的复配应用是河南春雨农业化工研究所经过多年试验验证出的一个效果良好的调节剂与肥料复配的优质组合。上百个试验数据及市场反馈信息显示:DA-6+微量元素如硫酸锌,DA-6+大量元素如尿素、硫酸钾等,均使肥料发挥出比单用高几十倍的功效,同时增强植株抗病、抗逆性。从大量试验中优选出的良好组合,再加以一定助剂,提供给客户,使客户受益匪浅。
4、矮壮素+硼酸
该混剂在葡萄上应用,可克服矮壮素的不足。试验表明,在葡萄开花前15天用一定浓度的矮壮素对整株进行喷洒,可大大提高葡萄的产量,但却降低了葡萄汁中的含糖量。而该混剂则既能发挥矮壮素控长促坐果增加产量的作用,又能克服矮壮素使用后糖含量降低的副作用。
三.植物生长调节剂+杀菌剂
1、复硝酚钠+乙蒜素
复硝酚钠与乙蒜素复配使用,能显著提高其药效,并延缓抗药性出现,且能够通过调节作物生长来抵御药剂过量或高毒产生的药害,弥补因此造成的损失。根据河南春雨农业化工研究所用春雨1号(正宗复硝酚钠)+乙蒜素乳油在防治棉花枯黄萎病试验研究表明:春雨1号的加入比单用乙蒜素发病率减轻18.4%,且复配制剂处理比对照棉花生长健壮、叶片深绿、肥厚,后期衰退时间晚,延长叶片功能期。
2、复硝酚钠+多菌灵
复硝酚钠与杀菌剂混用改善药剂的表面活性,增加渗透力和附着力等,因而增加了杀菌效果。春雨1号(复硝酚钠)与杂环类杀菌剂,如多菌灵复配使用,据河南农业大学研究发现,在花生叶部病害防治上,发病初期连喷2次,提高防效23%,显著增强杀菌效果。
3、芸苔素内酯+三唑酮
芸苔素内酯有促进农作物、树木与种子萌发和助苗生长、提高作物抗逆性的作用。根据相关文献报道:芸苔素内酯与三唑酮复配对棉花立枯病防效超过70%,同时促进棉花根和芽的生长。研究同时表明,水杨酸对三唑酮也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四、植物生长调节剂+除草剂
乙烯利+百草枯
用于作物脱叶剂。该剂作为芝麻干燥脱叶剂时能增产,在芝麻收获前6天,单用乙烯利进行喷洒,干燥脱叶效果差,芝麻也不增产,单用百草枯虽干燥脱叶效果好,但不增产,若二者混用,不仅表现为干燥脱叶效果好,其产量也比对照增加了。

回答(5):

ich involves pipeline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