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祝福》这篇文章要以“祝福”为题目。

2025-05-19 01:09:57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鲁迅是站在辛辣讽刺和批判现实的立场上写这篇小说的,祥林嫂悲惨的命运和财东家奢侈的祭祀祝福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正是中国二三十年代穷人富人生活状况的真实写照,作者正是在这种对比中揭露和批判社会的黑暗和不公。小说中祥林嫂每况愈下的命运都通过祝福的特定场面来体现,捐门槛是对死后来生的一种祝福和希望,最后连这个希望都破灭了,那么,穷人的“福”从何而来?鲁迅留给读者一个深深的思考和问题。祝福是这篇小说的灵魂和眼睛,小说当然以《祝福》为题了。

回答(2):

首先,祝福二字传达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就是过年了,亲朋好友互相送祝福的时候,我想这是作者想要用祝福来做篇目的初衷。其次,是一种无形的讽刺,这些困在礼教里的人一边吃人,一边还要送给人祝福,可见当时社会的可怕,可怕到人都麻木了,习以为常,不觉得自己所在的社会有多不合理了。祝福的深意就由此衍生出来,它表明了礼教的根深蒂固,表明了当时民主主义者内心的迷惘。《祝福》既是小说的标题,又暗示出主人公的命运与“祝福”密切相关,因而小说中有关“祝福”场面的描写将是小说中环境描写的重中之重,祥林嫂悲剧性格上的几次重大变故,都集中在鲁镇“祝福”这一特定环境中,对于主题的表达也极具意义。

回答(3):

首先,这是是文章的线索
其次,文章是写的是在"祝福"期间祥林嫂死的事.实是一种讽刺.从最后面的"预备给整个鲁镇的人带来幸福"(对不起,记不清了,大概应该是这样的)可以看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