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应对脸盲症,我想了很多方法。
一个是多动笔。我平时喜欢给周围的人拍照,为了应对脸盲症,从大二到研究生毕业,我整理照片的时候,给每张照片的文件名上都标记好这个照片中所有人脸的名字——有多少人写多少人,趁着当时还记得。因为这,每次整理大型活动的照片都要耗费差不多几个晚上的时间。本科毕业照整理完毕,整个人都敲字敲疯了。
后来,我发现了google的picasa软件,这个软件有个功能:能自动扫面你电脑上的所有照片,识别出里面的人脸来。最神奇的是,它能识别出若干张照片上的人脸是同一个人的!发现这个功能的时候我泪流满面“MD机器都能认出来我认不出来啊!”。这个软件还能把人脸和手机通讯录里的人都对上,这样手机通讯录里就都有头像了。每天我就看着这些头像来复习,希望增加识别能力。
我花了小半年时间,来整理我电脑上数万张照片上的人脸,有天我就发现这么一张扫描进来的老照片:
一个小女孩,穿着一条样子很奇怪的裙子,站在我家的老房子里,看衣服应该和我是同学。看年纪也应该是同龄人。
可这是谁呢?我小时候还有这么青梅竹马的女同学嘛?还领到家里来玩了?
我把照片发给我妈妈,问,这个女孩是谁啊?我妈说:那是你啊!(我小时候留长头发)我大惊,再仔细看那照片,可不就是我嘛…… 那个我以为是奇怪裙子的东西,是我妈妈从俄罗斯带回来的大熊玩偶(不是毛绒玩具,是一种丝毛玩具)。
连自己都认不出来了,这个病严不严重? 还是得想办法啊。
我的另一个办法是,转嫁。比如路上遇见一个看着眼熟但又不确定的人,我不是认不出来你嘛,我让你来认。我迎面走过去,让对方来认我。此法每次都能奏效,再次证明了,绝大部分在脸盲症患者看来“眼熟”的人,实际上就是陌生人——当然了,要是对方也没认出我,那,也算陌生人吧。
最后一个方法是“望气”。这可不是相面算命啊,就是说看一个人的“整体”感。一个身边的人,他举手投足穿衣戴帽是一个整体,熟悉了之后就可以不用看脸,一看体型一看走路一看这衣服是他,那就是他了。
这个方法日常使用效果非常显著。可是也有漏洞——要是一个人长期不见,就很难认出来。您说体型和动作不会变,没错。可就怕冬天啊,冬天衣服穿得厚,要是长时间没见还可能穿了新衣服。这就麻烦了,比任何时候都麻烦——特别是接女朋友的时候。
我的老婆,那时还是女朋友,经常要回家待一段时间。每次回北京,我都得去接。可是我悲剧地……认不出来她。每次盯着火车站那个出口,看着每一个出来的女孩,怎么谁都眼熟啊!自我调整下识别参数,又发现看谁都不像!
每次都是看啊看啊看的脖子都酸了,拿出电话打给她,才发现她就站在我身后冷冷看着我——一身冷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