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的情况都会发生纠纷,在发生纠纷之后如果无法协商解决的话,最好在法院进行处理,如果是开发商和业主之间的诉讼,开发商败诉之后拒不赔偿,应该怎样进行处理?法院判决生效后,被告拒不赔偿的,原告可以向法院申请执行。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如果在法院判决生效后,对方不按判决规定支付赔偿款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由法院依法进行执行,以确保生效法律文书得以履行。《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六条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六条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请注意:申请强制执行后,有一个大前提,即对方有可供执行的财产用于执行
老赖和无能力被执行人的区别在于:老赖是有能力或有条件执行,但采取各种方法,转移、隐匿财产或采取对抗手段拒不履行;而无能力被执行人则是确实没有能力执行,也就是俗称的赔不起
申请强制执行后,法院会对被执行人的财产进行执行处理,最近全国基本都在清理老赖问题,跟着这股风走应该没错
请注意:如果对方确实没有能力可以执行的,法院不会强迫其执行--我国法律优先保障公民最基本生存权利
比如:低保金,未成年子女必要的教育,生活,医疗费,需要赡养的老人的相关费用等,都是不可执行的范畴
但对于老赖,法院可以依法对其司法拘留等措施,严重的,构成拒不履行生效判决、裁定罪,是一种犯罪行为
很多老赖认为民事判决不执行也无所谓,实际上,任何判决有条件履行而拒不履行,经法院催告仍拒不履行,情节严重的,是构成犯罪的行为
1、胜诉之后,如果对方在履行期未履行法院判决,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2、法院在受理强制执行后,会依法查询债务人名下的房产、车辆、证券和存款;
3、另外他名下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而他又拒绝履行法院的生效判决,则他会有逾期还款等负面信息记录在个人的信用报告中并被限制高消费及出入境,甚至有可能会被司法拘留
4、有能力而拒不执行的情况下,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5、《刑法》(1997修订)第三百一十三条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