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养万年青会遇到叶子发黄的情况,需要明确原因,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长久脱肥导致的叶子发黄
万年青长期没有施氮肥或未换盆换水,水中氮素等营养元素缺乏,导致枝叶瘦弱,叶薄而黄。如果是水培的万年青需及时换入新的培养水逐渐增施稀薄腐熟液肥或复合花肥。
2.施肥过量导致的叶子发黄
施肥过多就会出现万年青新叶肥厚,且多凹凸不平,老叶干尖焦黄脱落,应立即停止施肥,增加换水量,使肥料流失掉,或立即倒盆,用水冲洗球根后再重新栽入盆内。
3.炎热高温导致的叶子发黄
若将花卉放在高温处让强光直晒,极易引起幼叶叶尖和叶缘枯焦,或叶黄脱落。需及时移至通风良好的阴凉处。
4.蔽荫过度导致的叶子发黄
若将花卉长期放在蔽荫处或光线不足的地方,就会导致枝叶发黄。
5.水土偏碱导致的叶子发黄
由于水中缺乏可被其吸收的可溶性铁等元素,万年青叶片就会逐渐变黄。栽植时要选用酸性水土,生长期间经常浇矾肥水。
往盆里放个生锈的钉子,可以试试,直接浇灌自来水是不行的,至少要放一天后再用。
栽培技术
土壤
春季栽植或翻盆换土。对土壤要求不严,但怕积水,地栽或盆栽时忌硬的黏土和碱土。盆栽一般采用腐叶土加沙的混合土上盆。盆栽万年青,宜用含腐殖质丰富的砂壤土作培养土。土壤的pH值在6-6.5,可以充分发挥土壤营养,有效促使万年青开花结果。每年定期换盆一次,换盆时,去除腐败枯叶和根茎,用钾肥的酸性土壤做栽培土。栽种后,要将万年青置于阴凉处几天,以便恢复活力。一般园土均可栽培,但以富含腐殖质、疏松透水性好的微酸性砂质壤土最好。
湿度
万年青为肉根系植物,栽种环境要保持温暖、湿润及半阴。夏季最好放在室内距朝南窗台80厘米左右处或放在室外有遮荫的地方,避免强光直晒,否则叶片易灼焦。积水容易导致受涝,浇水多,易引起烂根。但空气干燥,也易发生叶子干尖等不良现象。
夏季每天早、晚应向花盆四周地面洒水,以造成湿润的小气候。还应注意防范大雨浇淋,尤其是开花期不能淋雨,要放置在荫燥通风不受雨淋的地方。冬季入室后,室温不能低于12℃。室温过低,容易导致植物受寒落叶死亡。此外,每周还需用温水喷洗叶片一次,防止叶片受烟尘污染,以保持茎叶色调鲜绿,四季青翠。
施肥
生长期间,每隔20天左右施一次腐熟的液肥,结合喷施新叶面肥增强肥效,则花繁叶茂,灿烂多姿。初夏生长较旺盛,可10天左右追施一次液肥,追肥中可加兑少量0.5%硫酸铵,这样,能促其生长更好,叶色浓绿光亮。在开花旺盛的6-7月,每隔15天左右施一次伯示麦磷酸二氢水溶液,促进花芽分化,以利于更好地开花结果(在立夏前后应把成株外围的老叶剪去几片以利萌发新芽、新叶和抽生花葶)。冬季停止施肥。
你好!褐斑病在万年青、龟背竹等天南星科观叶花卉中很多种类均有发生,且均发生在叶片上。初期叶片上产生淡黄色至淡褐色小斑点,而后逐步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病状,病斑边缘为红褐色,中央位置为褐色、灰褐色或灰白色,随后产生黑色小点即为孢子群,病斑处最后枯干破裂。严重时全叶枯死。借风雨、喷水等传播。高温、高湿、通风不良环境发病率高。
褐斑病防治方法:
万年青、龟背竹的栽培场地或温室内栽培前,将杂物清除出场外,整好用地后,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喷洒时包括地面、墙面、花架全部喷洒周到,如有条件,喷洒后关门密封3-5天则更好。
(栽培土壤、工具等进行高温消毒灭菌。
植株生长期间多施磷、钾肥,使其养分平衡,增加抗性。
温室栽培万年青、龟背竹要定时开窗通风,株丛与行间过密时,及时拉开株行距,并适当加强光照。
发现病叶及时摘除,集中烧毁或深埋。
喷洒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每7-10天1次,连续3-4次预防发病。
褐斑病发病初期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每7-10天1次,连续3-4次抑制病情。希望帮到你
建议网上查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