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没用,读了大学出来很多还不是找不到工作,在学校还不是混时间,还不如早点出来上班打工混时间”这

2025-05-20 18:58:08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在学校就看你怎么过日子了,你一天到晚玩儿也是过,学习知识也是过。同时,看你有什么样的心态,是不是用平常心去对待。陈道明是跑了七年龙套,才得以获得主角机会,我们这点儿算什么。熬得起,你就赢了;反之,必败无疑!
希望采纳!谢谢!

回答(2):

其实真正可笑的人是你自己。 什么事情不要轻易的肯定或者否定,你得知道有用是什么情况下有用,无用是什么情况下无用。 值得肯定的是知识本身是有用的, 但是你读了不一定对你有用。 还有的就是没有运用知识的平台,用不上。 举个例子你是学外语专业,最后你从事的是其它行业,跟英语没关系。那么英语对你来说用处不大。 另外一种你学了这个专业,最后觉得实际工作跟书本上的差太多,光指着书本知识解决不了任何实际的问题。
我个人觉得学知识不应该是一上来什么都学,语数外物化生,学的是碎片化的知识。 形成不了战斗力。学知识应该怎么学,首先你得想要干什么,这辈子你想从事什么。假如我想做网站设计,那么你就买关于这方面的书籍学习,有针对性,能学以致用。
不要一上来什么都学,学了那么多年,一回头,发现自己什么都干不了。 那就废了。要学有针对性的学习。 不能盲目什么都学。

回答(3):

这可以从几方面来说
1、就业范围。大学生的就业范围明显要比中专生要广泛的多。大学生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在各项工作中,选择对自己以后的成长有帮助的,选择有发展前途的行业与企业。但中专生可选择的余地就小很多。
2、薪资。高学历,高薪资,这是不会改变的。
3、眼界。大学生活与中专完全不同,即使是在学校混时间,也会学到一些中专生接触不到的东西。
4、对于上学的理解错误。上学不只是学知识,不只是读书。尽信书不如无书,这谁都懂。而大学所学的知识,除专业性特别强(如法律、财会等专业)外,多是一些经验累积的理论。但在学习过程中,真正会读书的人是会进行思考的,会将理论变为自己的理解。这些才是企业需要的。

5、能力。这里的能力不是说办事能力,而是指自我控制能力,学习很苦很累,但有人坚持了,有人坚持不了,这就是自我控制的能力。企业在选拔人才的过程中,这是非常重要的,正式的职位或者需要高能力的职位,肯定是会为这些人儿准备的。一个连自己本职都无法坚持的人,企业是不予考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