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量过量一般是判断是否充分反应,区别分布发生的反应是否进行完全(例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熟练的话可以很容易判断出反应产物和少量、过量的关系,不熟练的话可以把少量的那个系数设为1,过量的反应物系数待定,先判断产物,再配平。
这个题中CO2和C、D都不反应,和A反应时,少量、过量分别生成碳酸铵和碳酸氢铵,和B反应时,少量过量分别生成碳酸钠和碳酸氢钠。B中氢氧化钠和两种产物均是强电解质,导电性没有明显变化;A中氨水是弱电解质溶液,而两种产物都是强电解质,所以导电性明显提高。
补充:这些反应都是分布进行的,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先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如果过量,则会继续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氨水也是一个道理。还有如果你逐滴向碳酸钠溶液里加入稀盐酸,最初是看不到气泡的,因为这也是个分步反应,先生成碳酸氢钠,稀盐酸再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过量的意思就是少的物质被完全反应,也就是少的物质各种离子的比例和化学式相同。
教科书上明确写了呵(请亲自查阅一下):不溶物和弱电解质都应写化学式,不能写成离子形式。
不能写成S2- + 2H+ = H2S(上标),因为FeS是不溶于水的固体,不溶物不能写成离子形式。
不能写成2H+ +2OH- = 2H2O,因为H2S是弱电解质,弱电解质不能写成离子形式。
建议你先把教科书上内容理解好再做其他的,呵呵。
物理化学生物三科都需认真读教科书的!
我高三刚毕业,考上了华中科技大,故以上建议你可以相信其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