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层孔隙率与床层比表面积以及颗粒比表面积的关系

2025-05-21 22:09:56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颗粒的比表面积(α)和床层的比表面积(αB)及床层的空隙率(ε)之间的关系式为αB=(1-ε)α。

颗粒群的平均直径以比表面积相等为基准,因为颗粒层内流体为爬流流动,流动阻力主要与颗粒表面积的大小有关。

颗粒物料层中,颗粒与颗粒间的空隙体积(含开口孔隙Vi)与整个颗粒物料层体积(堆积体积)之比称为空隙率。

孔隙率分类

孔隙率可分为两种:多孔介质内相互连通的微小空隙的总体积与该多孔介质的外表体积的比值称为有效孔隙率,以φ_e表示;多孔介质内相通的和不相通的所有微小空隙的总体积与该多孔介质的外表体积的比值称为绝对孔隙率或总孔隙率,以φ_T表示。所谓孔隙率通常是指有效孔隙率,但书写方便,一般直接以φ表示。

孔隙率与多孔介质固体颗粒的形状、结构和排列有关。在常见的非生物多孔介质中,鞍形填料和玻璃纤维的孔隙率最大,达到83%~93%;

煤、混凝土、石灰石和白云石等的孔隙率最小可低至2%~4%,地下砂岩的孔隙率大多为12%~34%,土壤的孔隙率为43%~54%,砖的孔隙率为12%~34%,皮革的孔隙率为56%~59%,均属中等数值;动物的肾、肺、肝等脏器的血管系统的孔隙率亦为中等数值。

回答(2):

颗粒的比表面积(α)和床层的比表面积(αB)及床层的空隙率(ε)之间的关系式为αB=(1-ε)α。

颗粒群的平均直径以比表面积相等为基准,因为颗粒层内流体为爬流流动,流动阻力主要与颗粒表面积的大小有关。

颗粒物料层中,颗粒与颗粒间的空隙体积(含开口孔隙Vi)与整个颗粒物料层体积(堆积体积)之比称为空隙率。


粒料之单位重及空隙率

粒料之单位重显明了其物理性质,若单位重大,则粒料为坚实的岩石所冲蚀形成;反之,则粒料本身的抗压强度就弱。自然在拌合成混凝士时,强度必然降低,故粒料之单位重甚为重要。粒料的种类与单位重的关系如表。粗细粒料之单位重试验法用捣紧法震击法及铲装法。

粒料之空隙率决定粒料极配的程度。空隙率为26%左右,颗粒大小均匀时有最大空隙率。一般砂之空隙率约为30~45%,石子空隙率约为35~40%。

回答(3):

颗粒群的平均直径以比表面积相等为基准,因为颗粒层内流体为爬流流动,流动阻力主要与颗粒表面积的大小有关。
颗粒物料层中,颗粒与颗粒间的空隙体积(含开口孔隙Vi)与整个颗粒物料层体积(堆积体积)之比称为空隙率。
空隙率 空隙率指路面混凝土中集料之间的孔隙体积占混凝土总体积的百分率,即单位体积集料所具有的空隙体积,以VC表示。这些孔隙或者相互连通(闭孔隙)或者与周围大气相通(开孔隙)。试验路面的空隙率是根据采得的芯样由下式确定的;
(1-ρ/ρa)×100%
式中 ρ——芯样的堆积密度;
ρa——芯样的表观密度;
其中表观密度ρa是由下式确定的:
ρA
=m/V
式中 m——是由试验路面采得的芯样质量;
V——是该芯样的体积,不包括路表开口空隙的空气体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