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上半年,德军横扫欧洲,英、法军队陷入被动,意大利趁机对英、法宣战,企图夺取地中海的霸权与北非的战略要点。这些都极大地刺激了日本帝国主义急谋解决中国问题、迅速南进和夺取太平洋地区霸权的欲望。 日本一方面加紧政治诱降,扶植汪精卫傀儡政权粉墨登场,派人与蒋介石政府代表进行秘密和谈;一方面以主要兵力打击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尤其是在华北,加紧推行以“铁路作柱、公路作链、碉堡作锁”的“囚笼政策”,使八路军控制的县城由1939年春的103个,到1940年夏时,锐减至几个山区小县城,而且活动地区和物资供应日趋紧张。 战局的发展和华北敌后战场的严重敌情,促使八路军向日军侵占的华北主要交通干线,展开了全面攻击。1940年8月,一场以正太铁路为重点声势浩大的交通总破袭战打响了。 百团大战可分为3个作战阶段: 第一阶段,8月20日-9月10日。中心任务为交通总破袭战,破坏与截断华北敌人的全部交通,粉碎敌寇当时进攻昆明、重庆及西安的企图,作战重点以毁灭正太路为主要目的。 第二阶段,9月20日-10月下旬。作战的重点在歼灭交通线两侧和深入我各根据地中的敌寇据点。 第三阶段,10月6日-12月5日,由于我第一、二阶段的胜利,给敌寇严重打击,使敌对“堡垒主义”、“囚笼政策”丧失信心,不得不暂时放弃对昆明、重庆、西安的进攻,转向对华北我各根据地连续不断的大扫荡,因此反扫荡战便成为第三阶段作战的中心任务。 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是全国抗战以来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的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略性进攻战役。八路军共有105个团在华北25万民众的大力支持下参战。 百团大战历时3个多月,八路军共进行大小战斗1824次,毙伤日军20645人、伪军5155人,俘日军281人、伪军18407人,破坏铁路474公里、公路1502公里,缴获各种枪5900余枝(挺)、炮53门及一批军用物资。专家点评省委党史研究室宋学民认为:百团大战实为我国抗战以来空前未有的大创举!大战以胜利的事实无情打击了一切诱降劝降的阴谋诡计,极大地鼓舞了广大抗日军民的士气,坚定了他们抗战胜利的信心,争取了时局好转。百团大战的意义,不仅是军事上的伟大胜利,更是政治上的伟大胜利。具体地说,首先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囚笼政策”,有效地巩固了华北抗日根据地。同时,彻底粉碎了国民党顽固派诬蔑八路军“游而不击”的谎言,八路军出动主力部队,在华北的大部分地区,进行了长达数月的作战,歼灭日伪军数万人,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八路军的抗战地位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