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从百度百科拉一堆数据吧~
“公转周期:224.701天
亮度:-3.3~-4.4等
远日距0.7255305天文单位
平均轨道速度:35.03 千米/每秒
升交点黄经76.3°
近日点黄经 131°
轨道偏心率:0.007
轨道倾角:3.395度
赤道半径:6051.8千米
质量(地球质量=1):0.8150
密度: 5.24 克/立方厘米
自转周期:243.01 日
卫星数量:0
公转半径: 108,208,930 km(0.72天文单位)
表面面积:4.6亿 平方千米
表面引力加速度:8.78 m/s2
自转时间: 243.02天
逃逸速度:10.4 千米/秒
质量:4.67e24kg
表面温度: 最低温度465℃,平均温度475℃,最高温度485℃。”
这段资料符合百度百科一贯的风格,一大堆数据,有重复(两次出现自转周期),有遗漏(居然没有轨道半长径……= =),毫无条理的堆砌在一起(轻轻吐槽,轨道参数和物理性质总该分开列表吧)。
行了,不管上面的资料变得有多大毛病,从标出红字的部分,也足够回答楼主的问题:
金星以一个偏心率、轨道倾角(和地球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非常小,半场经纬0.723天文单位(地球和太阳的平均距离)的轨道上运动。公转周期比地球短约三分之一,为224.7天。
金星自转速度非常之慢,自转一周长达243天。并且,它自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和太阳系绝大多数天体相反,所以需要特别强调,它的自转是逆向自转。
其在太阳系中实际运转的轨迹大约是以上两点,在地球上观测的话,会在大约一年半的时间里经过以下的一个周期:
上合(位于地球和太阳连线的延长线上)——东大距(昏星)——下合(位于地球和太阳连线之间)——西大距(晨星)
2014年8月,金星即将走完着一轮周期,作为晨星,日出前从东方升起。8月18日金木相合,两者距离0.5°,两者相距如此之近,以至于可以在望远镜中同时观察到这两颗夺目的行星,这一天象大约三十年一遇(不掺水、不掺沙~^_^),特此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