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疱疹是发生在掌跖的水疱性皮肤病。病因不明,可能与精神紧张、手足多汗、真菌感染及变态反应等因素有关。夏季多见。表现为深在性小水疱,粟粒至米粒大小,略高出皮肤表面,常无红晕。对称发生于掌跖及指(趾)侧。,1-2周后干涸成屑,并可反复发生,伴不同程度的灼热及瘙痒,常连续发作数年。
防治本病应去除诱因,治疗手足多汗,避免情绪激动,不接触洗涤剂及酸碱物质。发病后不可用热水烫洗或搔刮水疱,以免使病情加重。有水疱时可用3%硼酸溶液或0.5%醋酸铅溶液浸泡,干燥脱屑时外用去炎松尼素软膏或10%尿素霜,必要时口服镇镇止痒剂。
手部湿疹:发生于手掌部易浸润增厚,过度角化形成皲裂。手指端湿疹常反复发生水疱、结痂、增厚、脱屑,累及甲床部可影响指甲发育,致使甲板粗糙,凹陷不平。接触水、肥皂、洗衣粉等常使湿疹加重。
湿疹的外治法
1.急性湿疹
(1)早期见红斑、丘疹、丘疱疹、水疱,而未见糜烂、渗液者,可用石珍散或二妙散、六一散等外扑,或用三黄洗剂、炉甘石洗剂外涂。
(2)红肿、糜烂、渗液多者,宜用下述中药或中草药煎水待冷湿敷。常用中药、中草药:黄柏、地榆、野菊花、蒲公英、金银花叶、侧柏叶、苦参、九里明、三桠苦、黑面神、火炭母等。选5—6味各30克,或用皮肤外洗二方,煎水冷湿敷,也可用绿茶叶水湿敷。
(3)湿敷间歇期,或经湿敷渗液已明显减少者,可外涂青黛散油或二妙散油,也可外涂炉甘石洗剂。
2.亚急性湿疹常选用皮肤外洗一方或皮肤外洗二方水煎外洗,必要时(渗液较多者)也可湿敷。并可选用三黄洗剂、炉甘石洗剂、二妙散油或青黛散油外搽,或用石珍散水调外搽。
3.慢性湿疹可选用皮肤外洗一方或皮肤外洗二方水煎外洗,并选用5%~10%硫黄软膏、5%一10%黑豆馏油软膏或青黛膏外搽。
湿疹特别是慢性者,大都通过经年累月的治疗未获痊愈,患者常常失去信心。其实,湿疹不是“不治之症”,由于此病发病原因极为复杂,给治疗带来困难。患者应该与医生合作,建立治愈信心,尽可能避免各种可疑致病因素,如热水洗烫、过多使用肥皂、用力搔抓及外用药不当等。生活上注意避免精神紧张、过度劳累,食物中勿食辣椒、鱼、虾、蟹或浓茶、咖啡、酒类,衣被不宜用丝、毛及化纤等制品,平时保持大便通畅,睡眠充足,冬季注意皮肤清洁及润泽。这些都可减少湿疹的复发。
大约有1/3的男性,在少壮之年,会遇到这个情况,如果把它看成是病,那将后患无穷。
你如果有时间对35岁以上的男人做一个10人或20人的调查,他们至少3个或6个曾经有过这个经历。如果你再问50岁以上的,他们更会不屑一顾。
这种现象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越来越受关注,如果不把蜕皮的原因搞清楚,很多人就会走向“治病”之路,不但折磨了自己,还要浪费很多治疗费。
皮肤是身体的最大排泄器官,平时气候适宜时,分泌孔(汗腺孔、毛孔)会根据温度自动打开闭合,排出代谢物质,而到了夏天,温度太高,血液循环加快,排泄物也相对有了很大的增加,这时有些分泌孔会来不及排泄,造成堵塞,出现红点、疙瘩、水泡,从而也改变了这个部位的血液循环。而你的手部的蜕皮,是这个季节的温度导致的,温度高,血液循环加快,代谢能力也加快(新陈代谢),其实手部蜕的皮,就是细胞死亡的产物。
这种现象到了一定年龄(婚后)就会逐渐消失。
你好!首先祝你身体健康!用本山老弟的话说,“缘分啊”!以下我来给你介绍一个经过无数次实验而行之有效且价廉物美的偏方:
取艾叶500克(7元/500克),红花100克(7元/50克)。平均分为15份,每日1份(加食醋100克,花椒20粒,食盐2勺),用纱布包裹加水煮开---用水量为漫到手腕处即可,趁热泡手,以15--30分钟为限。
本方既可以去除手上的坏死老皮、老茧、裂口、灰指甲、手癣等,还能使你的手光滑细腻,又因为二味药性,所以还能对你的全身脏器起到通经、活血、化淤作用,此举应该可以解决你“手上”的毛病了。
以上回答如果满意,请不要辜负我的一片好意,及时采纳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