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下午,都江堰河边一处坍塌民宅,数十名救援人员在奋力挖掘,寻找存活的伤者。突然,一个震惊的场景出现在眼前:一位年轻的妈妈双手怀抱着一个三四月大的婴儿卷缩在废墟中,他低着头,上衣向上掀起,已经失去了呼吸,怀里的女婴却依然惬意的含着母亲的乳头,允吸着,红扑扑的小脸与母亲沾满灰尘的双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救援人员小心的将女婴抱起时,女婴哭出了声!一个死去的妈妈,竟还在为自己的孩子喂奶!
女警蒋敏:10亲人遇难仍奋战一线
“瑞瑞乖,你快快长大点,妈妈把你带到彭州读书书哈……”这是5月12日中午12时许,彭州市公安局民警蒋敏和远在北川的两岁女儿通电话。两个小时后,14时28分,蒋敏与女儿永远天各一方。在这场灾难中,她全家10口人死亡。擦着永远也擦不完的眼泪,蒋敏转身投入彭州抗震救灾第一线。
对于地震幸存的每一个人来说,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首先想到的就是第一时间给家人报平安。但是就在那一刻,蒋敏工作的彭州市通讯中断,电话打不进来,也打不出去。但容不得丝毫的犹豫,也不能失去一分一秒的时间,民警们紧急集结,出门抢救伤员、上街维护秩序……在地震灾难来临的那一刻,每个民警都暂时抛却心里所有的个人安危,迅速投入抗震救灾。
蒋敏帮群众搭帐篷。人民公安报
19时10分,巡逻回来的蒋敏再次拨动那串熟悉的电话号码,但传来的还是令人揪心的忙音。收音机的声音在耳边沉重地回荡着最新消息:四川北川老县城被塌方山体全部掩埋,目前,确定死亡人数大约3000余人……蒋敏按捺不住内心的牵挂,继续拨打北川家里亲人的电话。20时30分,电话依然无法拨通。直到13日凌晨6时许,蒋敏的手机响了,来电显示对方号码是北川的。“喂!”蒋敏刚刚和对方说了两句话,顿时泪如雨下。蒋敏在哭,旁边女警也在哭:蒋敏的舅舅哭着打来电话,说蒋敏的爷爷奶奶、母亲、女儿全部遇难……除了舅舅,蒋敏在北川的全家10口人已经确认死亡……
除了家人,蒋敏原来所在的北川某派出所的37个同事,在这场地震中牺牲了36个。但是在救援到达北川前,第一个救援队就是县城幸存的警官组成的。蒋敏说,纪念亲人的最好方式就是和活着的人一起战斗。
看着蒋敏在抗灾一线一天天忙碌憔悴,领导和同事非常担心,特意把她调换到了指挥中心,但一天后,她又要求到了一线。天彭中学安置了4000多名来自龙门山、九峰山的灾民,5月17日,蒋敏一直在这里维持秩序,帮助送水、送物资。傍晚,又和几位同事为刚到的灾民扎帐篷。
蒋敏说,孩子已经没有了,她唯一能做的,就是实实在在地帮助这些灾民:“我的舅舅现在也和他们一样,住在这样的帐篷里面。如果我的母亲和女儿还活着,肯定也正被很多人这样帮助着、关爱着,这么多家庭和我一样不幸,我感同身受,灾难面前,所有的人都是一家人。”
5月17日凌晨,几个刚刚救援出来的银厂沟的灾民来到了安置点,其中有一个胖胖的小男孩。蒋敏安置好大人后紧紧地抱起这个小孩,久久不愿意放下,看了又看,她问同事张燕:“你说,这个孩子有两岁多了吧?”“差不多吧。”张燕的心一酸,她知道蒋敏在想女儿。放下孩子后,张燕搀起了蒋敏,突然感到臂弯一沉,身边的蒋敏怎么拉都拉不住。因为连日的劳累和悲伤,蒋敏晕厥过去。现场的警官们赶快把蒋敏扶到板凳上,用手托着她的头,经医生检查发现,她的血压非常低。在医生的坚持下,蒋敏被送到了医院输液,但一醒过来,马上要求再次回到安置点。“我还行,我不能占医院的床位,我也不能停下来。”蒋敏挣扎着回到天彭中学安置点。
28岁的蒋敏出生在北川县,是个漂亮的羌族姑娘,丈夫在成都市卫生局工作,她3年前调到彭州市公安局,女儿降生后,一直随外婆住在北川。蒋敏告诉记者,女儿既乖巧又聪明,常在电话里给她背唐诗,还甜甜地说:“妈妈,我想你!”“现在,我再也听不到有人叫我妈妈了。”更让她心痛的,是一笔对父母永远也还不清的亲情账。蒋敏红着双眼说,经历这场灾难的同时,也体验着更深厚的爱:“我会坚强,家园失去了,但是我还在,大家还在。”
武警陆苇:8亲人被埋还坚持救援
“走!走!你这个不孝子,快跟我救爷爷他们去!”
5月18日10时许,重灾区北川县北川中学校园里,一名哭得死去活来的女孩使劲拽住一位武警战士的手,拼命往县城废墟方向拖,战士眼含热泪,尽力劝阻。
女孩是这位武警战士的表妹,名叫刘莉。她一早从绵阳市赶到北川县,好不容易找到在绵阳武警当兵的表哥陆苇,他正在这里参加救援。“你为什么不救自己的亲人?”刘莉哭得声嘶力竭,用拳头拼命捶表哥的胸膛。
“对不起!对不起!”身穿武警迷彩服的陆苇一脸憔悴,流着泪,不断重复着这句话。昨天,他和在地震中死里逃生、现暂住绵阳市救助站的父亲通电话时,也反复说着这句话。
记者了解到,陆苇的家就在目前变成一片废墟的北川县城车站附近,地震发生后,他家有8个亲人被埋在废墟下面。陆苇随着所在的武警部队,在地震发生4个多小时后率先赶到北川县城。
“先救别人还是自己人”,对于这个问题,陆苇告诉记者,一切听从部队的统一调遣,几天来,他怕打乱部队的救援部署,愣是忍着没告诉领导县城废墟下面还埋着他的8个亲人。
陆苇说,他知道这些亲人生命很危险,但他不能离开部队,因为他是整个支队北川援救唯一的通讯兵,必须要保证全支队通讯联络的畅通,这样才能救出更多的人。“每到晚上,一闭眼就仿佛看见被埋在废墟下面的外公、外婆、大姑爷他们,我禁不住就哭。”他说。
武警绵阳支队政委徐超告诉记者,陆苇到达北川重灾区后,由于救援任务繁重,几乎每天24小时超负荷运转,至今已经整整6个昼夜没好好合过眼睛。在负责通讯保障的同时,陆苇还在北川中学救出两个学生。“在这之前陆苇只字未提县城废墟下面还埋有亲人,他怕打乱部队救援计划。”他感慨地说。
徐超说,尽管目前加大了救援力度,由于至今已经超过144个小时,陆苇被埋在废墟下的亲人们生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解放军、武警官兵,不顾山崩地裂,冒死开路,输送救灾大军,转移受灾群众……
72岁刘绍金:独臂敲开生命大门
72岁的刘绍金在5米深的废墟中,能做的仅仅是用唯一能够活动的手臂敲击水泥板,告诉外面的世界他还活着,在整整坚持了57个小时后,终于敲开了生命的大门。
5月14日下午3时,来自辽宁省丹东市的第二批消防救援应急队赶到青川县木鱼镇。“我的父亲、母亲被压里面了,求你们救救他们。”一个40多岁的男子几乎哭着说。他的父亲叫刘绍金,今年72岁,是抗美援朝老军人,已经被埋40多个小时毫无音讯。
消防队的10名战士赶到现场后发现,整个7层楼完全坍塌,两位老人埋在一楼,从上到下有5米高。
消防队员用生命探测仪检查后发现,废墟下面有生命的迹象,这让现场所有人产生了一丝希望。“水泥板用吊车,小块儿的用手搬。”指挥员命令道。他们用这样的办法救援了5个小时。
“有人吗?”救援战士向废墟缝隙中喊着。
“有人……有人……”废墟下传来的声音非常微弱。听见有人回答,消防战士们的动作开始加快。因为余震不断,周围的砖石瓦砾不断往下滚,给在下面作业的消防战士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7个小时过去了,消防队员没有放弃。
就在有人开始怀疑老人是否还活着的时候,地下传出了当当的敲击声,再次燃起了现场所有人的希望。10名消防战士,轮流下去搬小水泥块。终于,一支手臂出现在消防队员面前。
在水泥板下,刘绍金的老伴已经死亡,而他也只有一只手臂能活动,正是这只唯一能活动的手臂让他敲开了生命的大门。
5月15日1时30分,刘绍金被大家抬出了废墟。
被救女生陈雨秋:长大要当医生
“我长大了也要当医生,要救更多的人!曾爷爷,我的爷爷在地震中不幸遇难了,以后您能做我的爷爷吗?”
身受重伤积极自救而幸存的什邡初一女生陈雨秋,手术后醒来一见到什邡市第二医院的曾祥武院长,便提出一个小小的请求。
“好!”看到病床上虚弱又坚强的小雨秋那企盼的眼神,曾祥武满口答应。两句简单的对话,感动了病房里所有的人,包括前来看望伤员的什邡市市长。
14岁的陈雨秋是什邡市蓥华中学初一(1)班数学课代表,也是此次地震中班里的3名幸存者之一,班上其余42名同学均不幸遇难。地震后,被倒塌的房屋碎石砸中并掩埋在教学楼二楼楼道,身受重伤的陈雨秋和另两位伙伴相互鼓励,积极自救,最后被成功救出。
“当时刚打上课铃,我正在发数学试卷,突然感觉到教室在摇晃,紧接着一下子被甩到了二楼教室外的走廊,同学们都往外跑,我和另两个同学一起被压在碎石块下,不能动。我们就用小石块割开鞋子,抽出脚。大家相互鼓励,还唱歌,坚信一定能出去。”坚强的陈雨秋依然清晰地记得当时的情景。
大约过了快两个小时,救援队员们终于把3名受困的初中生从废墟里救了出来。
由于腹部被石块砸中,导致小肠断裂以及肠穿孔,急需手术,13日中午,几近昏迷的陈雨秋被转到了什邡市第二人民医院。
手术很成功,闻讯后,陈雨秋的父母也赶到了医院,一家人团聚,只是爷爷却不幸遇难。
在什邡第二医院的广场上搭建的简易病房里,看到虚弱的女儿鼻子还插着导管,不断地往外抽着血水,父亲陈德强再一次忍不住掉下了眼泪。
“别哭,爸爸!我不疼,能坚持住。”小雨秋一边劝着父亲,一边用小手替父亲擦去脸上的泪水。很平静的话语,让前来采访的记者和医护人员又一次感到了心灵的震撼。
2008年感人事迹很多,最著名的是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一、大爱至朴 奔忙在冰雪地震灾害前线的志愿者---唐山十三农民;
颁奖辞:不是归途,是千里奔波,雪中送炭;不是邻里,是素不相识,出手相援。他们用纯朴、善良和倔强的行动,告诉了我们“兄弟”的含义。
二、死的光荣 累死在救灾前线的青年战士---武文斌;
颁奖辞:山崩地裂之时,绿色的迷彩撑起了生命的希望,他竖起了旗帜,自己却悄然倒下,在那灾难的黑色背景下,他26岁的青春,是最亮的那束光。
三、中流砥柱 临危不乱带领群众抗震救灾的北川县长---经大忠;
颁奖辞:千钧一发时,他振聋发聩,当机立断;四面危机时,他忍住悲伤,力挽狂澜!他和同志们双肩担起一城信心,万千生命。心系百姓、忠于职守,凸显共产党人的本色。
四、男儿榜样 冒着生命危险在救灾前线抢险的消防队员---李隆;
颁奖辞:火场、废墟,有多少次出生入死,就有多少次不离不弃。他用希望扩展希望,用生命激活生命。
五、惊世华彩 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张艺谋奥运导演团队;
颁奖辞:长卷舒展,活字跳跃;圣火激荡,情感喷放。他们用人类共通的语言,让五千年文明跃然呈现,那一夜,中国惊艳世界。
六、大写尊严 维护奥运圣火尊严的残疾人火炬手---金晶;
颁奖辞:那是光荣的一刻!她以柔弱之躯挡住残暴,她用美丽的微笑,传递力量。她让全世界读懂了奥运的神圣和中国人的骄傲。
七、点燃生命 把圣火送上地球最高点的藏族火炬手---吉吉;
颁奖辞:白的雪,红的火,刺骨的风,激荡的心。鹰失去了同伴,但山的呼唤让她飞得更高,她,是高山上绽放的雪莲。
八、傲拓天疆 成功实现中国首次太空行走---“神舟七号”航天员团队;
颁奖辞:中国人的足迹,从此印进寥廓而深邃的星空,当他们问候世界的时候,给未来留下了深远的回声。
九、烛照深山 扎根悬崖小学18年的支教夫妻---李桂林、陆建芬;
颁奖辞:在最崎岖的山路上点燃知识的火把,在最寂寞的悬崖边拉起孩子们求学的小手,19年的清贫、坚守和操劳,沉淀为精神的沃土,让希望发芽。
十、这就是爱 照顾瘫痪女友34年的苏州市民---韩惠民。
颁奖辞:他用百姓最朴素的方式,回答了生活中最为深奥的问题:有比爱情更坚固的情感,有比婚姻更宏伟的殿堂,34年的光阴,青丝转成白发,不变的是真情。
特别奖:全体“中国人”。
2008年的中国经历了太多悲怆和喜悦,在抗击暴风雪、抗震救灾、举办奥运会、神七航天员太空漫步等事件中,中国人用坚韧、勇敢、智慧向中国和世界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5 12大地震中的一位母亲保护了自己的孩子,却牺牲了自己。多么感人的事迹啊!!!!
地震中站起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