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果病是由细菌感染后引起的病害。发病与枣果外皮破损有直接关系。除自然磨损的枣果伤口可以传病外,主要由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如壁虱、叶蝉和椿象等所引起的伤口传病。发病也与枣果的发育时期有关。在华北地区,一般于枣果变白至着色时发病。从气候条件上看,气温在26℃~28℃时,一旦遇到阴雨连绵或夜雨昼晴天气,此病就容易暴发成灾。缩果病以点片发生较多,一片枣园往往有几株树发病严重,一株枣树又往往有几个枝条发病严重等。另外,缩果病往往与炭疽病同时发生在一个枣果上或同时在枣园内发生,有时比较难以区分。两种病果的主要区别在于枣果的果核发不发黑。只患有缩果病的枣果,果核一般不变色而一旦感染上炭疽病后,它的果核则会变黑。
用琏霉素或土霉素、卡达霉素、硼加硒30-50mL/亩,作全树喷施。每7天喷施1次,共施2~3次。由于上述药剂的水溶液容易失效。特别是链霉素,故使用这些药剂时最好现配现用。
缩果病往往与炭疽病同时发生在一个枣果上或同时在果园内发生,则需要同时进行防治。
?如果您对问题的解答还算满意,不妨点一下同意和采纳,您的认可是对我最大的鼓励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