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午:早上9:00-11:00
2、中午:11:00-13:00
3、下午:13:00-18:00
时间概念:当点相对于坐标系移动时,由其运动形成的直线或线段或曲线是点相对于坐标系静止的时间之一。每个点对应多次。
相对于一定时间,静止点移动得越快,时间就越慢。当速度与当时的运动点相同时,时间停止,当速度超过该点时,等于回到过去。
相对时间:用实数表示的时间,不在额外维运动的点所形成的时间。
扩展资料:
中国时区(民国时期):
1、中原时区:以东经120度为中央子午线。
2、陇蜀时区:以东经105度为中央子午线。
3、新藏时区:以东经90度为中央子午线。
4、昆仑时区:以东经75(82.5)度为中央子午线。
5、长白时区:以东经135(127.5)度为中央子午线。
区时:基于全球统一时区系统的时间测量,当太阳照耀头顶时,已经是中午12点了。但太阳照在头上的时间因地制宜。
将全世界经度每相隔15度划一个区域,这样一共有24个区域,在每个区域内都采用统一的时间标准。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时间
百度百科-上午
百度百科-中午
百度百科-下午
2点到6点是凌晨
6点到9点是早上
9点到12点是上午
12点到14点是中午
14点到17点是下午
17点到18点是傍晚
18点到22点是晚上
22点到2点是深夜
1、上午一般指是早上八点到十一点这段时间。
2、中午,又名正午,指二十四小时制的12:00或十二小时制的中午12时,为一天的正中,即为现代二十四小时制的11:00至13:00或十二小时制的上午11时至下午1时。
3、下午,与上午相对,指从正午十二点到半夜十二点的一段时间,一般也指从正午十二点后到日落的一段时间
上午、中午、下午是根据普通计时法计算得出的。
普通计时法:在时间的前面加上“上午”、“下午”等词,如:下午1:30。另一种计时法是24时计时法,前面没有“上午”“下午”等词,如:13:30。
24小时计时法:从夜里12时(0时)开始到中午12时,时针走一圈是12小时;从中午12时(0时)时针又走一圈也是12小时,一共24小时,也就是一日=24小时,这种计时法叫24时计时法。
子时(23-1点) 丑时(1-3点) 寅时(3-5点) 卯时(5-7点) 辰时(7-9点) 巳时(9-11点) 午时(11-13点) 未时(13-15点) 申时(15-17点) 酉时(17-19点) 戌时(19-21点) 亥时(21-23点)
按天干地支:早晨7-9点.上午9-11点.中午11-13点.下午13-15点.傍晚15-17点.黄昏17-19点.晚上19-21点.深夜21-23点.子夜23-1点
2点到6点是凌晨
6点到9点是早上
9点到12点是上午
12点到14点是中午
14点到17点是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