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黄河船夫曲——《黄河大合唱》第一乐章
(朗诵)
朋友!你到过黄河吗?你渡过黄河吗?你还记得河上的船夫,拼着性命和惊涛骇浪搏战的情景吗?如果你已经忘掉的话,那么,你听吧!
(合唱)
咳哟!咳哟!划哟,划哟,划哟,划哟!用力划哟,用力划哟,用力划哟,用力划哟!咳哟!咳哟!
乌云啊,遮满天!
波涛啊,高如山!
冷风啊,扑上脸!
浪花啊,打进船!
咳哟!划哟!
伙伴啊,睁开眼!
舵手啊,把住腕!
当心啊,别偷懒!
拼命啊,莫胆寒!
咳!划哟!咳!划哟!
咳!划哟!咳!划哟!
不怕那千丈波涛高如山!
不怕那千丈波涛高如山!
行船好比上火线,团结一心冲上前!
咳!划哟!咳!划哟!
咳!划哟!咳!划哟!
咳哟!咳哟!划哟,划哟,划哟,划哟,用力划哟,用力划哟,用力划哟,用力划哟,用力划哟!咳哟!咳哟!
我们看见了河岸,
我们登上了河岸。
心啊,安一安,
气啊,喘一喘。
回过头,再和那黄河怒涛
决一死战!决一死战!决一死战!
决一死战!
咳哟!划哟!咳!划哟!咳,咳,……
[2] 黄河颂——《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
(朗诵)朋友!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洲的原野,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伟大而崇高!这里,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
(独唱:袁晨野)
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金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
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发扬滋长!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3] 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黄河大合唱》第三乐章
朗诵:瞿弦和
指挥:严良堃
乐团:中央乐团交响乐团
(朗诵)
黄河!我们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这里,我们要在你的面前,献一首长诗,哭诉我们民族的灾难。
(朗诵,三弦伴奏)
黄河之水天上来,
排山倒海,汹涌澎湃,
奔腾叫啸,使人肝胆破裂!
它是中国的大动脉,
在它的周身,奔流着民族的热血。
红日高照,水上金光迸裂。
月出东山,河面银光似雪。
它震动着,跳跃着,像一条飞龙,
日行千里,注入浩浩的东海。
虎口龙门,摆成天上的奇阵;
人,不敢在它的身边挨近;
就是毒龙,也不敢在水底存身。
在十里路外,仰望着它的浓烟上升;
象烧着漫天大火,使你感到热血沸腾;
其实,凉气逼来,你会周身感到寒冷。
它呻吟着,震荡着,发出十万万匹马力,
摇动了地壳,冲散了天上的乌云。
啊,黄河!河中之王!
它是一匹疯狂的猛兽,
发起怒来,赛过千万条毒蟒;
它要作浪兴波,冲破人间的堤防;
于是,黄河两岸,遭到可怕的灾殃:
它吞食了两岸的人民,削平了数百里外的村庄,
使千百万同胞,扶老携幼,流亡他乡,
挣扎在饥饿线上,死亡线上!
如今,两岸的人民,
又受到了空前的灾难:
东方的海盗,在亚洲的原野,
伸张着杀人的毒焰;
于是,饥饿和死亡,像黑热病一样,
在黄河的两岸 传染!
啊,黄河!
你抚育着我们民族的成长:
你亲眼看见,这五千年来的古国
遭受过多少灾难!
自古以来,在黄河边上
展开了无数血战,
让垒垒白骨,堆满你的河身,
殷殷鲜血,染红你的河面!
但你从没有看见,
敌人的残暴,如同今天这般;
也从来没有看见,黄帝的子孙
像今天这样,开始了全国动员。
在黄河两岸,
游击兵团,野战兵团,
星罗棋布,散布在敌人后面;
在万山丛中,在青纱帐里,
展开了英勇血战!
啊,黄河!
你记载着我们民族的年代;
古往今来,在你的身边
兴起了多少英雄豪杰!
但是,你从不曾看见
四万万同胞,像今天这样
团结得如钢似铁;
千百万民族英雄,为了保卫祖国
洒尽他们的热血;
英雄的故事,像黄河怒涛,
山岳般地壮烈!
啊,黄河!
你可曾听见,在你的身旁
响彻了胜利的凯歌?
你可曾看见,祖国的铁军
在敌人后方,布成了地网天罗?
他们把守着黄河两岸,
不让敌人渡过!
他们要把疯狂的敌人
埋葬在滚滚的黄河!
啊,黄河!
你奔流着,怒吼着,
替法西斯的恶魔
唱着灭亡的葬歌!
你怒吼着,叫啸着,
向着祖国的原野,
响应我们伟大民族的胜利的凯歌!
向着祖国的原野,
响应我们伟大民族的胜利的凯歌!
[4] 黄水谣——《黄河大合唱》第四乐章
(朗诵)
我们是黄河的儿女,我们艰苦奋斗,一天天接近胜利!但是,敌人一天不消灭,我们便一天不能安身;不信,你听听,河东民众痛苦的呻吟。
(合唱)
黄水奔流向东方,河流万里长。
水又急,浪又高,奔腾叫啸如虎狼。
开河渠,筑堤防,河东千里成平壤。
麦苗儿肥啊,豆花儿香,男女老少喜洋洋。
自从鬼子来,百姓遭了殃!
奸淫烧杀,一片凄凉;
扶老携幼,四处逃亡;
丢掉了爹娘,回不了家乡!
黄水奔流日夜忙,
妻离子散,天各一方!
妻离子散,天各一方!
[5] 河边对口曲——《黄河大合唱》第五乐章
(朗诵)
妻离子散,天各一方!但是,我们难道永远逃亡?你听听吧,这是黄河边上,两个老乡的对唱。
(对唱:张世明、王京华)
(甲)张老三,我问你,你的家乡在哪里?
(乙)我的家,在山西,过河还有三百里。
(甲)我问你,在家里,种田还是做生意?
(乙)拿锄头,耕田地,种的高梁和小米。
(甲)为什么,到此地,河边流浪受孤凄?
(乙)痛心事,莫提起,家破人亡无消息。
(甲)张老三,莫伤悲,我的命运不如你!
(乙)为什么,王老七,你的家乡在何地?
(甲)在东北,做生意,家乡八年无消息。
(乙)这么说,我和你,都是有家不能回!
(甲/乙合唱)
仇和恨,在心里,奔腾如同黄河水!
黄河边,定主意,咱们一同打回去!
为国家,当兵去,太行山上打游击!
从今后,我和你,一同打回老家去!
[6] 黄河怨——《黄河大合唱》第六乐章
(朗诵)
是的,朋友!我们要打回老家去!老家已经太不成话了!谁没有妻子儿女,谁愿意遭受敌人的蹂躏?有良心的中国人啊,你听听,一个妇人悲惨的歌声。
(独唱:馀佩敏)
风啊,你不要叫喊!
云啊,你不要躲闪!
黄河啊,你不要呜咽!
今晚,我在你面前,哭诉我的仇和冤。
命啊,这样苦!
生活啊,这样难!
鬼子啊,你这样没心肝!
宝贝啊,你死得这样惨!
我和你无仇又无冤,
偏让我无颜偷生在人间!
狂风啊,你不要叫喊!
乌云啊,你不要躲闪,
黄河的水啊,你不要呜咽!
今晚,我要投在你的怀中,
洗清我的千重愁来万重冤!
丈夫啊,在天边!
地下啊,再团圆!
你要想想妻子儿女死得这样惨!
你要替我把这笔血债清算!
你要替我把这笔血债清还!
[7] 保卫黄河——《黄河大合唱》第七乐章
(朗诵)
但是,中华民族的儿女啊,谁愿意像猪羊一般,任人宰割?我们抱定必胜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多声部合唱)
风在吼,马在叫,
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
河西山冈万丈高,
河东河北,高梁熟了。
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
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
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
保卫家乡!保卫黄河!
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8] 怒吼吧,黄河!——《黄河大合唱》第八乐章
(朗诵)听啊,珠江在怒吼!扬子江在怒吼!啊!黄河!掀起你的怒涛,发出你的狂叫,向着全中国被压迫的人民,向着全世界被压迫的人民,发出你战斗的警号吧!
(合唱)
怒吼吧,黄河!
怒吼吧,黄河!
怒吼吧,黄河!
掀起你的怒涛,发出你的狂叫!
向着全世界的人民,发出战斗的警号!
啊——
五千年的民族,苦难真不少!
铁蹄下的民众,苦痛受不了!
受不了!
但是,新中国已经破晓;
四万万五千万民众
已经团结起来,誓死同把国土保!
你听,你听,你听:
松花江在呼号,黑龙江在呼号;
珠江发出了英勇的叫啸;
扬子江上,燃遍了抗日的烽火!
啊!黄河!
怒吼吧!怒吼吧!怒吼吧!
向着全中国受难的人民,
发出战斗的警号!
向着全世界劳动的人民,
发出战斗的警号!
向着全世界劳动的人民,
发出战斗的警号!
向着全世界劳动的人民,
发出战斗的警号!
向着全世界劳动的人民,
发出战斗的警号!
肖毛校对
二、其余单曲(冼星海曲)
[9] 救国军歌
塞克词
冼星海曲
写于一九三五年,是冼星海自巴黎学成返上海后的初期作品,是电影《壮志凌云》的插曲。据作曲家所言,只花了五、六分钟便将这首歌曲写成。当年由于并未对日宣战,虽然空气中已弥漫着一片抗战的紧张气氛,塞克的歌词仍较“含蓄”地写“枪口对外,瞄准敌人”,但无论如何,这首歌曲曾广泛地在全国各地演唱,并曾被收入于冼星海歌曲集《反攻》,于一九四○年八月由读书·生活出版杜出版。
枪口对外,齐步前进!
不伤老百姓,不打自己人!
我们是铁的队伍,我们是铁的心!
维护中华民族,永做自由人!
枪口对外,齐步前进!
维护中华民族,永做自由人!
装好子弹,瞄准敌人!
一枪打一个,一步一前进!
我们是铁的队伍,我们是铁的心!
维护中华民族,永做自由人!
装好子弹,瞄准敌人!
维护中华民族,永做自由人!
[10] 游击军
先珂词 冼星海曲
一九三八年在武汉时的作品,根据冼星海《创作札记》所载,作词者先珂是武汉大学学生,从山西打游击回来,恰巧在汉口曾昭正家中遇到冼星海,他用了五分钟不到的时间便将先珂的词谱成这首歌曲,并让他带着歌谱在当晚便乘车再上前线,歌曲旋律跌宕,威武豪情,生动地描绘了游击队员神出鬼没与敌人周旋的情景,歌曲开始时模仿战士的脚步声音“嘁嚓、嘁嚓嚓”,这首歌曲并曾收入冼星海歌曲集《反攻》中,于一九四○年出版。
(嘁嚓 嘁嚓)
三个五个,一群两群,在平原上,
在高山顶,我们是游击队的弟兄。
化整为零,化零为整,不怕敌人的机械兵!
(嘁嚓 嘁嚓)
夺他的粮草大家用,抢他军火要他命!
我们老百姓,三个五个千万群!
干上一两年,把强盗们都肃清!
我们老百姓,三个五个千万群!
干上一两年,把强盗们都肃清!
[11] 在太行山上
桂涛声词 冼星海曲
这首歌曲亦是冼星海于一九三八年在武汉时期的作品,当年六月桂涛声自山西游击队抗日投敌之战况,随后冼星海并将桂涛声创作的歌词谱成这首歌曲,安排于汉口“七·七”抗战纪念宣传周歌咏大会上,由张曙/林路及赵启海等人唱出,引起热烈反应,随即流传开去,太行山上的游击队还将之用作队歌,山西影片公司更以这首歌曲做主题歌曲。
歌曲开始是舒展向上的抒情小调旋律,然后引出富有战斗格调的进行曲旋律;两者交替出现,形成波澜壮阔,朝气蓬勃的豪迈景象,此曲亦收录在一九四○年出版的《反攻》歌集中。
红日照遍了东方(照遍了东方),
中华儿女在纵情歌唱(纵然歌唱)!
看吧!
千山万壑,铁壁铜墙!
抗日的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太行山上)!
气焰千万丈(千万丈)!
听吧!
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上战场)。
我们在太行山上,我们在太行山上;
山高林又密,兵强马又壮!
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
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
我们在太行山上,我们在太行山上;
山高林又密,兵强马又壮!
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
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灭亡)!
[12] 到敌人后方去
赵启海词
冼星海曲
这是一九三八年冼星海到延安去前在武汉的作品,当时赵启海响应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指示,写了这首歌曲的歌词,冼星海采用了回旋曲形式,以明快的进行曲音调,结合短促有力的节奏及冲击音型,刻划声东击西的游击战士,中间插段改用快板速度,最后将节奏拉宽,歌声高昂地推向高潮,齐齐奔赴敌人后方去,此曲亦被收录于《反攻》歌集中。
(男)
到敌人后方去,把鬼子赶出境!
到敌人后方去,把鬼子赶出境!
(合)
不怕雨,不怕风,
包后路,出奇兵,
今天攻下来一个村,
明天夺回来一座城,
叫鬼子顾西不顾东,
叫鬼子军力不集中!
(女)
到敌人后方去,把鬼子赶出境!
到敌人后方去,把鬼子赶出境!
(合)
两路夹攻才能打得赢!
两路夹攻才能打得胜!
(男)
到敌人后方去,把鬼子赶出境!
到敌人后方去,把鬼子赶出境!
(合)
不论西,不论东,
从北平,到南京,
到处都有我们游击队,
到处都有我们好弟兄;
看日本军阀有什么用?
看日本军阀有什么用?
(女)
到敌人后方去,把鬼子赶出境!
到敌人后方去,把鬼子赶出境!
(合)
我们的旗织插遍东三省,
我们的旗帜插遍了黄河东!
到敌人后方去,把鬼子赶出境!
到敌人后方去,把鬼子赶出境!
到敌人后方去,把鬼子赶出境!把鬼子赶出境!
[13] 追悼歌
田汉词
冼星海曲
这是冼星海离开上海百代唱片公司后,于一九三六年加入新华影片公司担任音乐指导的作品,是一首二部合唱曲,是反汉奸电影《青年进行曲》中的插曲。
安眠吧,勇士!
用你的血,写成了一首悲壮的诗!
这是一个非常时,需要许多贤者的死。
但是敌人啊,你别得意!
朋友啊,你别悲!
这虽是黑暗的尽端,也就是光明的开始。
千百行的眼泪,洗着你墓上的花枝;
千百双的粗大的手,支持着你的遗志。
安眠吧,我们的勇士!
安眠吧,我们的勇士!
三、中国狂想曲(冼星海曲)
中国狂想曲(作品二十六)
冼星海于一九四○年前往莫斯科深造,三年后本己拟启程返国,但适值二次大战,德军与苏联全面接触火并关头,莫斯科局势动荡,且中国国内同样是漫天烽火,加上政治上的种种阻挠,冼星海便始终未能成行,而滞留于苏联边境上。《中国狂想曲》便是在这段满怀回归乡土欲望的时候写成。
在此曲的原稿最后一页上,冼星海记下一段话,有助于我们对他这首作品的了解:
“写于苏联的康斯塔耐地方,时为一九四五年正月,四月三日全部乐队配器完成。写作时,作者患重病,三月不能起床,呼吸困难;三月后略能坐立,乃侧执笔起划,名为《中国狂想曲》(第一)。作者因久患病,四肢无力,作此聊解数月来苦痛。作时未有钢琴帮助,倍费心血,乃可想见。作品完成后,身体仍未健康,但初夏已快来临,这作品令我寻味过去一些生活,想念着祖国。”
这首作品一如他的第一交响曲《民族解放》,同样加入了民歌小调,全曲以五首民歌构成,计为《情歌》/《五月鲜》/《下山虎》/《观灯》和陕北的《秧歌》,各段落间并无明显的休止,故可说一气呵成。乐曲的结构亦有异于一般固定的乐曲形式,但乐曲所表达的淳朴、真挚、和平、乐观、活泼、深厚的感情,则充分刻画出中国的风貌,像初夏芬云微风似的音乐,虽无《黄河大合唱》那样令人产生激情,但却能使人对祖国河山的情爱油然而生。《中国狂想曲》共有五百六十多小节,配器上加上了极多的民族打击乐器,包括有木鱼、梆子、板鼓、大鼓等九种,民歌旋律虽然并不明显,但民族风格却是强烈的。
但一如冼星海其他的大型管弦乐、交响曲,《中国狂想曲》写作时,同样缺乏理想的乐队条件,且没有实际演奏的效果经验来作修改,《中国狂想曲》的配器中,便有部分地方超越了一些乐器的演奏技巧要求,必须经过修订润饰才能演出。由于冼星海作此曲时处于肉体极度虚弱,精神状态亦欠佳的时期,而乐曲写成之后约半年,他便逝世。因此,在冼星海有生之年,此作品便一如他在苏联所写的众多大型乐曲一样,既未出版,也从未有机会演出过。这对于一个作曲家来说,实在是一件莫大的憾事。
19:15 05-6-15肖毛扫校
附一:关于雨果CD《黄河大合唱》的介绍(转载自“华夏乐韵”)
这是1995年雨果公司为纪念冼星海逝世50周年而精心制作发行的一款CD专辑。雨果的这款录音可说是向录音新高峰迈进的尝试。由曹丁指挥上海交响乐团和上海爱乐合唱团演录的《黄河大合唱》,代表了国内高水平的演绎,而第十届柴科夫斯基国际声乐比赛的金奖获得者、著名男中音歌唱家袁晨野以及女高音歌唱家馀佩敏的加入,更使整个演录增色不少。
专辑同时收录了由钢琴伴奏的冼星海抗战歌曲《救国军歌》、《游击军》、《在太行山上》、《到敌人后方去》、《追悼歌》。该作品完成于1945年4月,斯时作曲家重病缠身,半年后便病逝。尽管如此,作曲家将爱国爱家乡爱艺术的最后心血倾注于作品之中,作品处处闪耀出他在音乐上的才华的光彩,这可以说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气氛感召下的创作成果。该作一如他的第一交响曲《民族解放》,同样加入了民歌小调。全曲以“情歌”、“五月鲜”、“下山虎”、“观灯”和陕北风味的“秧歌”五个部分组成。可惜作曲家本人生前未见到作品出版,更未听到作品演出。在事隔超过半世纪的今日再听这些作品,仍能令人心弦动,这正是经得起时代考验的音乐。五十年后的这款高水平的演录专辑问世,可当告慰伟大亡灵。
有点不明白,课件一般就是教师上课用的。你所说的作业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关于黄河的音乐介绍?资料背景?
从公元前21世纪夏朝开始,迄今4000多年的历史时期中,历代王朝在黄河流域建都的时间延绵3000多年。中国历史上的“七大古都” ,在黄河流域和近邻地区的有安阳、西安、洛阳、开封四座。殷都(当时属黄河流域)遗存的大量甲骨文 ,开创了中国文字记载的先河。西安(含咸阳),自西周、秦、汉至隋、唐,先后有13个朝代建都,历史长达千年,是有名的“八水帝王都”。东周迁都洛阳以后,东汉、魏、隋、唐、后梁、后周等朝代都曾在洛阳建都,历时也有900多年,被誉为“九朝古都”。位于黄河南岸的开封,古称汴梁,春秋时代魏惠王迁都大梁,北宋又在此建都,先后历时约200多年。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 ,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直在黄河流域。黄河中下游地区是全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发展最早的地区。公元前2000年左右,流域内已出现青铜器,到商代青铜冶炼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同时开始出现铁器冶炼,标志着生产力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在洛阳出土的经过系列处理的铁锛、铁斧,表明中国开发铸铁柔化技术的时间要比欧洲各国早2000多年。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活字印刷、指南针、火药,都产生在黄河流域。从诗经到唐诗、宋词等大量文学经典 ,以及大量的文化典籍 ,也都产生在这里。北宋以后,全国的经济重心逐渐向南方转移 ,但是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进程中,黄河流域及黄河下游平原地区仍处于重要地位。黄河流域悠久的历史,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十分珍贵的遗产,留下了无数名胜古迹,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黄河是华夏民族的摇篮,是我们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总之有了黄河才有了我们的华夏民族啊!~~
今天是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