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主权论又称为国民主权说,主张国家主权归全体人民所有,政府应由人民产生并服从人民的意志。亦即“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理论基础来源于启蒙运动,伴随18、19世纪民权思想而来。
马尔西利奥(约1280—1342)是反教权理论家之中的激进派。他在《和平的保卫者》中捍卫世俗权力,彻底否认教会拥有强制性权力,他的人民主权理论对后世有巨大影响。
洛克认为国家有三种权力:立法权、执行权和对外权。根据立法权的归属,洛克区分了民主、寡头、君主三种政体形式,最符合法治原则的政体应在这三种政体的基础之上采取一种复合形式。在上述复合形式中,洛克认为立法权由议会行使;执行权和对外权合并在一起由君主掌握;立法权和执行权必须分开,立法权高于执行权。尽管洛克论证了人民的革命权,但他并没有得出人民主权的结论。
主权在民的观点最早出自卢梭著作《社会契约论》中,卢梭是启蒙运动时期重要的思想家。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卢梭对主权在民学说做了最为系统和深刻的论证。
洛克认为国家有三种权力:立法权、执行权和对外权。根据立法权的归属,洛克区分了民主、寡头、君主三种政体形式,最符合法治原则的政体应在这三种政体的基础之上采取一种复合形式。在上述复合形式中,洛克认为立法权由议会行使;执行权和对外权合并在一起由君主掌握;立法权和执行权必须分开,立法权高于执行权。尽管洛克论证了人民的革命权,但他并没有得出人民主权的结论。
主权在民的观点最早出自卢梭著作《社会契约论》中,卢梭是启蒙运动时期重要的思想家。卢梭不是提出人民主权的第一人,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卢梭对主权在民学说做了最为系统和深刻的论证。
综上所述,最早提出人民主权理论的人是文艺复兴时期的马尔西利奥,洛克论述的是人民的革命观,他的政治思想标志着西方近代权利政治观的形成,最终形成人民主权学说的是卢梭。
洛克 约翰·洛克(John Locke,1632年8月29日~1704年10月28日)是英国哲学家、经验主义的开创人,同时也是第一个全面阐述宪政民主思想的人,在哲学以及政治领域都有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