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为什么飞机上不用转子发动机?

2025-05-21 04:55:25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转子发动机?从没听说过这种发动机,你发明的吧,那人家二战时肯定用不了。二战时期绝大多数飞机都使用活塞式发动机,也就是现在主流汽车发动机,只有德国在战争后期才开始使用喷气式发动机

回答(2):

二战时,航空用转子式发动机还没使用。。二战后入出现的!😂

回答(3):

  转子发动机(汪克尔发动机)先天的机械特性,造成其油耗大、制造精密度要求高(成本降不下去);所以最后的转子引擎厂家马自达,在2012年6月也最终停产了。
  其机械结构使得其气缸内因燃烧时间短暂,且混合气燃烧不完全,同时做功行程偏心轴所转过的角度只有活塞往复式发动机的一半,所以转子发动机的耗油量要远远高于传统式内燃机,而且转子发动机在启动与低转速时会排出大量的碳氢化合物,这与现今严格的排放法规可谓格格不入。
  此外,点火系统也是转子发动机的弱点之一,因为它的燃烧室在移动运转,爆炸的过程中火焰传播的型态并不理想,这也就对点火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提高点火能量,同时点火正时以及火花塞的位置也非常重要。
   虽然转子发动机具有排量小、转速高的工作特性,但由于其工作原理与往复式发动机不同,所以世界各国在制订发动机排量的缴税法规时,皆是以转子发动机的实际排气量乘以2来作为其最终认定的排量,更高的税赋也意味着转子将面临更多的壁垒而无法大规模的普及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