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液不能用来洗澡,洗衣液一般都是强碱性,会刺激皮肤,甚至导致烧伤的情况,建议还是使用专门的肥皂或是洗浴产品合适。
经过调查发现,市面上的一般洗涤剂都有含有:ASP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烷基苯酸盐、荧光增白剂、碱或碱性蛋白酶、三聚磷酸钠、防腐剂、发泡剂等等。这些洗涤剂大多是化工合成产品,对人体可能造成一定的危害。
例如下列市面洗涤剂成分
1、ASP表面活性剂:一般洗涤都有ASP这种成份。
①若一次摄入100毫克ASP就可致命;
②ASP能吸纳皮肤的油脂,使皮肤过度角质化或皲裂。
2、烷基苯磺酸钠和烷基苯酸盐:它是一种无色,无味的白色粉剂,具有较高的起泡能力和降低表面张力的能力,在洗涤、化妆、颜料、工具等行业被广泛应用。
①这些成份在一般洗涤中浓度为25%左右。
②烷基苯磺酸盐是现在公认的全球十大致癌物质之一
③其中苯是一种脂溶性溶剂,若洗漂不干净会刺激皮肤,并渗入皮肤内从而引起皮肤病。
3、荧光增白剂:它是一种接受到紫外线照射时呈荧光反应的一种染料,可使你产生视觉错误。
①若进入人体以后很难分解,并迅速与蛋白质结合很难再排除体外
②能使人体细胞出现畸形变异,还影响生育能力,引起皮肤病
③若与伤口蛋白质结合会阻碍伤口愈合
④加重肝脏的负担成为致癌的潜在因素。
其实在发达国家,在上世纪80年代已禁止使用而中国现在还在大量使用,这对用洗涤剂最多的家庭主妇影响最严重。
4、发泡剂、脂肪酸、碱或碱性蛋白酶、三聚磷酸钠、防腐剂等成份:
酸性物质能从皮肤吸出水分使蛋白凝固;而碱性物质除吸出水分外,还能使组织蛋白变性并破坏细胞膜,损害程度比酸性物质更为严重;而非环保型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能除去皮肤表面的油性保护层,从而腐蚀皮肤;磷不仅会使环境污染,也是公认6大致癌因素之一。
碱性蛋白酶除溶解衣服蛋白质,也会溶解皮肤蛋白而形成湿疹,过敏等皮肤病。
因此,一般洗涤剂中各种成份对人体的危害可概括为:伤害皮肤形成皮肤病;污染血液,酸化体质;致癌;伤害肝脏;导致不孕不育;损害淋巴系统,降低免疫力;污染环境等。
误用洗衣液洗澡没什么的。洗衣液可以接触皮肤的。
多用水冲洗几遍冲干净就心里踏实了。最多洗衣液的味道比较重,身上会有一些洗衣液的气味。
洗衣液的工作原理与传统的洗衣粉,肥皂类同,有效成分都是表面活性剂。区别在于:传统的洗衣粉,肥皂采用的是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是以烷基磺酸钠和硬脂酸钠为主,碱性较强(洗衣粉PH一般大于12),进而在使用时对皮肤的刺激和伤害较大。而洗衣液多采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PH接近中性,对皮肤温和,并且排入自然界后,降解较洗衣粉快,所以成为了新一代的洗涤剂。
漂白粉等有略微毒物质会堵塞毛孔,时间久了会引起皮肤的不适,而且如果毛孔本来就比较大的人甚至会引起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