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襄公时,政令无常,恐遭杀害,于鲁庄公八年(前686)携管仲、召忽奔鲁。襄公与公孙无知被杀后,齐国内乱,鲁派兵护送他返齐争位,管仲射中公子小白的衣扣(齐桓公),小白倒地装死,管仲派人回鲁国报捷。
鲁国于是就慢慢地送公子纠回国,过了六天才到,结果这时出奔在莒国的公子小白(桓公)已先回齐即位。即为齐桓公。
齐桓公即位后,威胁入侵庇护公子纠的鲁国。鲁国忧虑齐国的入侵,所以在笙渎处死了公子纠。召忽自杀,管仲则被押回齐国。
拓展资料:
齐桓公(约前716年-前643年10月7日),姜姓,吕氏 ,名"小白",春秋五霸之首,先秦五霸之一,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春秋时齐国第十五位国君。
齐桓公是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齐僖公的第三子、齐襄公之幼弟,其母为卫国人 。在齐僖公长子齐襄公和僖公侄子公孙无知相继死于齐国内乱后 ,公子小白与公子纠争位成功,即国君位 。
齐桓公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逐渐强盛。桓公于前681年在北杏同宋、陈、蔡、邾四国诸侯会见,是为了平定宋国的动乱。后宋国违背盟约,齐桓公以周天子的名义,率几国诸侯伐宋,迫使宋国求和,此即为"九合诸侯"的第一次。前679年,诸侯与齐桓公在鄄(juàn)地盟会,齐桓公从此成为天下诸侯的霸主。另外,齐桓公还灭了谭、遂、鄣等小国。
当时中原华夏诸侯苦于戎狄等游牧部落的攻击,于是齐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九合诸侯,北击山戎,南伐楚国,成为中原第一个霸主,受到周天子赏赐 。
齐桓公晚年昏庸,管仲去世后,任用易牙、竖刁等小人,最终病死 。
参考资料:公子纠-百度百科
春秋时期,齐国国君齐僖公去世后,他的三个儿子中的嫡长子公子诸儿继位,是为齐襄公。齐襄公荒淫无道、昏庸无能,国政混乱。齐襄公还有两个弟弟,分别是公子小白和公子纠,公子小白的母亲是卫国人,公子纠的母亲是鲁国人。齐国大夫鲍叔牙预测将来齐国必定大乱,便保护着公子小白逃亡到莒国;而公子纠也在管仲、召忽的辅佐下逃到鲁国。
前686年,对齐襄公不满的几个大夫连称、管至父杀了齐襄公,迎立齐僖公之侄公孙无知为君。次年,公孙无知也被齐国人推翻杀死。齐国君位空悬,国政更加混乱。当时具有继承君位资格的只有公子小白和公子纠,但是他们都在国外避难,这就意味着谁先返回齐国,谁就可以抢先继位。
齐人比较憎恶公子纠的母亲,同情年少丧母的公子小白,齐国贵族国、高二氏立即派人赶往莒国给公子小白报信,让他赶紧回国即位。同时鲁国国君鲁庄公也派出军队护送公子纠赶回齐国争位。为了阻拦公子小白返回齐国,公子纠派管仲率人赶到莒国通往齐国的国境伏击。管仲等人赶到莒国边境时,正好遇见公子小白一行人,他拿出弓箭,对准公子小白射了一箭,这一箭恰好射中小白腰间带钩,没有伤及身体,可是小白假装中箭,大叫一声.倒在车中。管仲以为小白已被射死,便派人给公子纠送信。
为了防止管仲不相信小白已死而再次前来阻拦,鲍叔牙便安排大队人马护送小白“遗体”举丧前行,而自己则带着小白乘坐“囚车”星夜兼程。终于抢在公子纠之前,赶回了齐国国都临淄,在国、高二氏的拥立下成为国君。
反观,公子纠得知小白已被射杀的消息,以为已经无人与自己竞争,行进速度立即放慢了下来,行程足足延迟了六天。到了齐国后,公子纠才得知小白已经即位,不敢再回临淄,马上掉转车头逃回了鲁国。
鲁庄公见此便决意发兵讨齐,打算用武力帮助公子纠夺回君位。庄公九年秋(前685年),鲁庄公亲率大军讨伐齐国,齐桓公也亲率齐军迎战,齐、鲁两军会战于乾时,鲁军大败,溃不成军。齐军切断鲁军的退路,对鲁军形成包围之势。齐桓公派鲍叔牙对鲁庄公说:“子纠,亲也,请君讨之。管召,雠也,请受而甘心焉。”意思为,公子纠是桓公至亲,不忍心亲手杀害,就请鲁庄公代为诛戮;而管仲、召忽则是齐桓公的仇人,必须要亲手杀之才甘心。鲁庄公被逼无奈,只好命人杀死了公子纠,并将管仲、召忽押送给了齐国。
公元前686年,齐国发生内乱,襄公被杀。逃亡在外的公子纠和公子小白,都设法回国,抢夺国君之位。公子纠的师傅管仲为确保公子纠登位,便在中途谋杀小白,一箭射中小白,但小白并没有死,而是速回齐国,顺利地登上国君之位。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齐桓公。他不仅不计较管仲的 “一箭之仇”,反而对他予以信任和重用,立为“相国”。管仲深为齐桓公的宽容所打动,尽全力辅助齐桓公整顿军队,发展生产,促进外交,使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霸主。 齐襄公的弟弟公子纠发现管仲是个人才,便要他当了自己的谋士。而鲍说牙呢,也偏偏被齐襄公的另一个弟弟公子小白看中,拜其为军师。两个好朋友各自辅助一个公子,干的很卖力气。可是好景不长,昏庸的齐襄公总是疑心他两个同父异母的弟弟要篡夺他的王位。就让手下的人找机会干掉公子纠和公子小白。这两个公子听到了风声,公子纠带着管仲就跑到了鲁国的姥姥家去了,公子小白也跟着学,他带着鲍叔牙也跑到了莒国的姥姥家避难去了。 公元前686年的冬天,暴虐的齐襄公被手下的将士杀死,立他的一个弟弟公孙无知为齐国君王,这个人当了君王没几个月,就也被手下大臣给杀掉了,齐国当时是一片混乱。 流亡在莒国的公子小白和寄居在鲁国的公子纠得到消息后,都觉得自己继成王位的机会来了,急忙打点行装,要回国争夺王位。 管仲作为公子纠的军师及时提醒他的主子:公子小白所在的莒国离齐国很近,如果他先我们一步回到齐国,我们就没戏了,我看还是我先带一队人马去拦截公子小白,让鲁国派大将曹沫带另一队人马护送您回国。公子纠笑答:好主意! 当管仲带人马赶到莒国和齐国的交界处,正碰上鲍叔牙带领一队莒国人马护送公子小白飞弛而来。管仲上前拦住去路,他说:你不好好在姥姥家呆着,要干啥去呀?公子小白说:我回国办丧事去啊!管仲说:您的哥哥公子纠已经回到齐国操办此事了,我看您还是返回莒国好好呆着吧! 鲍叔牙虽然和管仲平日有手足之情,但现在是各为其主啊!他瞪着眼睛喝斥管仲:我们公子回国有自己的事情,你管的着吗?再说你扯的瞎话也瞒不了我鲍叔牙吧?如果公子纠真的回到了齐国,那你干嘛带人来拦截我的主公呢?管仲谎言被揭,脸色通红,一时无言以对。 鲍叔牙不敢耽搁,命令部队火速前进,管仲见状急得要命,要是拦不住公子小白,自己还有啥脸面再见公子纠啊,于是他心一横,搭弓取箭,朝着车上的公子小白用力射去,小白大叫一声,栽倒在车上,管仲见大功告成,便带着人马飞逃而去。 没想到管仲这一箭恰好射在公子小白的带钩上,一点没伤到人,但他知道管仲的箭法利害,要是再补上一箭他就没命了,于是他才大叫一声装死倒在车里。见管仲跑了,他才长长的出了一口气,鲍叔牙见公子小白平安无事,大喜!立刻命部队抄小路向齐都全力疾弛。 管仲自以为射死了公子小白,就不慌不忙地护送公子纠向齐国进发,结果到齐、鲁边界的时侯,一个齐国的使者拦住了他们的车马,使者说:我奉齐国新君王公子小白之命,前来通知鲁国,请你们不必送公子纠回国了。 管仲一听,才知道自己没把事情办好,上了公子小白和鲍叔牙的当。于是一气之下把齐国使者给杀了,公子纠更是什么也不顾了,命令大将曹沫摔领仅有的500多鲁国士兵去跟齐国拼命。于是齐、鲁两国就开了战,鲁国本来就是个小国,兵马少,又是到人家齐国门口来打仗,那有不败的道理呀!辛亏大将曹沫很勇敢,保护公子纠和管仲逃回了鲁国。 公子小白在鲍叔牙的帮助下登上了齐国君王的宝座后,称为齐桓公,后来成为春秋时期五位霸主之首,这是后话暂且不表。只说他上台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清除后患,把他的兄弟公子纠干掉!于是他命令鲍叔牙领兵30万去攻打鲁国,那时齐国很强大,小小的鲁国为了公子纠这么个破外甥被迫应战,结果连连败北,鲁国君王见顶不住了,就派人和齐国讲和,鲍叔牙提出了两个条件:一是要鲁国把公子纠杀了,二是把管仲交给齐国,不然的话绝不退兵。鲁庄公没别的法子,只好照办。把公子纠的人头和管仲一起交给了齐国。
彼此不顺眼 合不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公子小白与公子纠夺位,管仲差点射死了春秋首霸,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最后怎么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