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古称豫州,因居于洛河之阳而得名洛阳,先后有13个朝代在此建都,建都史长达1529年,现在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和七大古都之一。
夏太康迁都斟寻阝
【夏太康迁都斟寻阝】夏朝前期,太康迁都斟�寻阝�。其地在今洛阳市偃师境内伊、洛二水汇流处上游的二里头村一带。是为洛阳建城之始。�
商汤定都西亳
【商汤定都西亳】公元前16世纪,商汤率诸侯讨伐荒淫暴虐的夏代国王桀,桀败走,死于南巢。汤即天子位,定都西亳。西亳位于今洛阳市偃师城西洛河北岸的尸乡沟一带。商汤之后的外丙、仲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太戊诸王均以此为都,前后200余年。�
八百诸侯会孟津
【八百诸侯会孟津】公元前11世纪,商纣王昏庸无道,诸侯叛离而归顺西伯姬昌(周文王)。周文王卒,武王即位,太公望、周公旦等人辅佐。武王二年,姬发率兵东至孟津(今洛阳市孟津县东北,时为黄河重要渡口),八百诸侯来会,都说可以伐纣,武王则认为灭商时机还不成熟,于是退兵。�
周公营建洛邑
【周公营建洛邑】周武王灭商后,迁九鼎于洛邑(洛阳)。成王即位,周公辅政,对洛邑进行了大规模营建,使之成为一座规模宏大的新的都城,称为"成周"或"新邑"。新都建成后,成王"迁宅于成周",洛邑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
东都
雒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