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乙肝大三阳患者吃饭,会不会被传染?

2025-05-14 11:06:01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绝大多数乙肝病毒携带者体内的乙肝病毒都是“伤病员”病毒,他们在化验时,乙肝病毒前S1抗原(PRES1)是阴性的,而这个PRES1是乙肝病毒吸附与入侵肝细胞的“小抓钩”,阴性则表明这个小抓钩是坏的,因此这样的病毒是不能感染肝细胞的。这是针对乙肝病毒携带者来说的,传染性不会很强吧。

乙肝病毒是经过血液传播的,从乙肝病毒的“肝”字就可非常容易的理解这种病毒只有进驻了肝脏才能算是完成传染任务。而入肝的捷径是血液。

试想一下,乙肝病毒通过食物进入了胃,那里可是有胃酸也就是盐酸、胃蛋白酶一些消化蛋白质的催化蛋白等等与人体消化有关的物质。就算有健康的乙肝病毒经过胃液的消化后就算不死亡也应该是“伤病员”病毒了吧。这样它们还怎么样来完成传染的任务呢?

更何况你体内也并不是如同你所想象的抗体过期就一定没有抗体存在了。因为如果有抗原持续刺激的作用存在的话,你的抗体是会长期存在下去的。就如同你这次与乙肝病毒携带者吃饭,虽然乙肝病毒并不能完成感染任务,但是对于刺激机体加强抗体的能力还是存在的。

综上所述,建议你最好最近检查一下两对半,虽然在这里理论上推理你不会被传染上,但是只有化验结果才是客观的证据,而且你也可以看一看是否仍然存在抗体。如果抗体不存在了,再打乙肝疫苗让其产生抗体。这样你就可更加得放心了。

回答(2):

回答(3):

根据你的问题简洁回答一下:

第一.你的情况完全不会得乙肝.

第二.乙肝不通过消化道传染。乙肝病毒表面有层蛋白膜,这层膜进入胃以后就被胃酸破坏了。因此,聚餐、共事,甚至礼节性的亲吻都不会传播乙肝。完全没必要谈乙肝色变。

祝你健康快乐!

回答(4):

现在公认来讲乙肝的传播途径是五个方面:

第一,母婴传播。

“乙肝患者什么有传染性”是更重要的,乙肝患者的体液具有传染性,体液的概念包括唾液、泪液、汗液、乳汁、精液、内分泌液、血液,这些都属于人体的体液,只要体液就含有乙肝病毒,就具有传染性。

母婴传播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垂直传播,另外一方面就是水平传播。大家一直认为母婴传播就是垂直传播,其实不然。在宫内传播引起的只占10%,怀孕期间在子宫内在胎儿期间被传染的只是10%,不是很高。主要的是在围生期和出生后的密切生活接触水平传播。作为一个大三阳母亲,孩子出生后被感染性的可能性达到90%—95%,E抗原阴性的乙肝母亲生下的孩子感染几率要比E抗原阳性的低一半,大概45%—40%。

第二,医源性传染。

在医院的检查治疗过程因使用未经严格消毒而又反复使用被HBV污染的医疗器械引起感染的,这个叫医源性传播,包括手术、牙科器械、采血针、针灸针和内镜等。

第三,输血传播。

输入被HBV感染的血液和血液制品后,可引起输血后乙型肝炎的发生。

第四,密切生活接触传播。

包括一起吃饭,生活当中只要皮肤黏膜有受到损害,那就有可能被感染。皮肤黏膜受到损害之后乙肝患者的体液再落到你破损的皮肤和粘膜有可能就被感染上;也可在日常生活中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引起HBV传播,这都叫密切生活感染。

第五,性传播。

对于乙肝患者是可以通过性传染的,性传播也是属于体液传播的一种。另外接吻也能传播,如果口唇黏膜破损了也有这种可能性。

目前蚊虫叮咬不被确认为传染途径。到了传染病医院看着患者,被蚊子叮了一下就恐惧得不得了,没有必要。

回答(5):

主要的传播途径是血液,性,母婴或父婴垂直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