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毕业生是否就不会陷入传销组织?

2025-05-07 03:35:38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这几天,“985工程”高校毕业生李文星求职疑陷传销组织蹊跷死亡的事件让社会震惊,“985名校”“找工作”“传销”这几个关键词无疑是焦点。名校毕业生就不会陷入传销组织,有人笑谈,谁给的了你这样的自信。可见,传销人员,不分毕业学校的。

许多人以为,自己受过高等教育、读过揭露传销术的文章,就会跟传销绝缘。其实,每个普通人都可能坠入传销陷阱。我曾深入传销组织卧底采访,在传销组织中,有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也有身居高位的银行行长、政府官员,更有阅历丰富的生意人、大学教师,在看似离我们很远的组织中,公务员、律师、医生、甚至警察……任何一个常见职业的从业者都可能出现。

传销人员之所以骗人骗得理直气壮,是因为传销体系的逻辑中,谎言居然也分“善意”和“恶意”,用“谎言”邀约亲朋好友,是为了不让他们错过发财机会,属于“善意的谎言”。随着互联网普及,这种谎言邀约的方式也从打电话、当面拉劝,发展到利用征婚、求职平台发布虚假信息。求偶、求职等有需求者,很容易落入陷阱。

传销组织正是看准了毕业季,大学生求职难的时机,对求职心切的大学生下手。翻阅近几年公开报道的类似案件,不难发现,工作越难找,大学生被骗入传销的可能性越大。中国反传销协会会长李旭就曾表示,近年来,加入传销组织的大学生有增多趋势。据其了解,几乎每个传销组织都有大学生加入,有的传销组织中大学生竟然占到了80%,这与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不无关系。

更重要的是保持清醒认识,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被洗脑。一边是暴利诱惑,一边是周围群体无时无刻地渗透影响,缺乏社会经验又急于改变命运的大学毕业生,很容易被攻破心防。毕竟人性都有弱点,心理防线一旦被打开一个小缺口,欲望就会难以抑制。这需要我们平时就建立起一种常识,如果一份工作能让人短时间实现上百倍财富的增长,那不是抢就是骗,现实中绝无可能。

传销如此可怕,一定要擦亮自己的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