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提完折旧后,如果继续使用,先在账上挂着,账面价值为固定资产的残值。
如果固定资产提完折旧后,不再使用,则由使用部门提出报废等清理申请,按公司内控程序将固定资产清理,残值变卖后,做账:
借:固定资产清理
借:固定资产减值损失
借: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
借:现金等
贷:固定资产清理
将固定资产清理余额转入营业外收入/支出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营业外收入
或:
借:营业外支出
贷:固定资产清理
结转后,固定资产清理账户无余额。
扩展资料:
关于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其实《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中规定已十分明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条规定,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筑物,为20年;
(二)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
(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
(四)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
(五)电子设备,为3年。
除正常计提折旧外,财税部门也下发了加速折旧的相关规定,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所得税处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9]81号)第三条规定,企业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方法的,对其购置的新固定资产。
最低折旧年限不得低于《实施条例》第六十条规定的折旧年限的60%;若为购置已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其最低折旧年限不得低于《实施条例》规定的最低折旧年限减去已使用年限后剩余年限的60%。最低折旧年限一经确定,一般不得变更。
主要特点
1.固定资产的价值一般比较大,使用时间比较长,能长期地、重复地参加生产过程。
2.在生产过程中虽然发生磨损,但是并不改变其本身的实物形态,而是根据其磨损程度,逐步地将其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其价值转移部分回收后形成折旧基金。
固定资金作为固定资产的货币表现,也有以下特点:
1.固定资金的循环期比较长,它不是取决于产品的生产周期,而是取决于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
2.固定资金的价值补偿和实物更新是分别进行的,前者是随着固定资产折旧逐步完成的,后者是在固定资产不能使用或不宜使用时,用平时积累的折旧基金来实现的。
3.在购置和建造固定资产时,需要支付相当数量的货币资金,这种投资是一次性的,但投资的回收是通过固定资产折旧分期进行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固定资产
一般,提完折旧后,如果继续使用,先在账上挂着,账面价值为固定资产的残值。
如果固定资产提完折旧后,不再使用,则由使用部门提出报废等清理申请,按公司内控程序将固定资产清理,残值变卖后,做账:
借:固定资产清理
借:固定资产减值损失
借: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
借:现金等
贷:固定资产清理
将固定资产清理余额转入营业外收入/支出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营业外收入
或:
借:营业外支出
贷:固定资产清理
结转后,固定资产清理账户无余额。
固定资产计提完累计折旧一般不进行任何处理,只需要在固定资产报废处理的时候再进行账务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