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性溶液:电离大于水解,水解可忽略,碱性溶液反之,判断其酸碱性,可以根据溶液中阴阳离子的强弱判断,阳强阴弱,酸性溶液,电离大于水解,碱性反之。
一、盐类水解的规律:
有弱才水解,越弱越水解;谁强显谁性,同强显中性。
1、强酸的酸式盐只电离,不水解,溶液显酸性。
2、弱酸的酸式盐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酸式酸根离子的电离程度和水解程度的相对大小。
若电离程度小于水解程度,溶液呈碱性。若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溶液显酸性。
3、相同条件下的水解程度:正盐>相应酸式盐。
4、水解相互促进的盐>单独水解的盐>水解相互抑制的盐。
二、电离
电离有两种,一种是化学上的电离,另一种是物理上的电离。电离通常包含物理过程和化学过程,物理过程就是溶解,化学过程不是化学变化。化学变化除了旧键的断裂还要有新键的生成,所以电离不是化学变化。
而化学过程指的是在溶剂分子(如水分子)作用下,电解质中原有的一部分化学键断裂。有的电离过程断裂的化学键是离子键,如氯化钠等大多数盐类的电离,氢氧化钠等大多数碱的电离。也有的电离过程断裂的是共价键,如硫酸的电离,氯化氢的电离等等。
扩展资料
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1、书写盐类水解方程式一般要用“⇌”号连接,产物一般不标“↑”或“↓”,其一般形式为:弱离子+水⇌弱酸(弱碱)+OH-(H+)。若水解程度较大,书写时要用“==”、“↑”或“↓”。
2、一般盐类水解程度很小,水解产物浓度很小,如果产物易分解也不写成其分解产物的形式。
3、多元弱酸盐的水解分步进行,以第一步为主,一般只写第一步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4、多元弱碱阳离子的水解方程式一步写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解
酸性溶液:电离大于水解,水解可忽略,碱性溶液反之,判断其酸碱性,可以根据溶液中阴阳离子的强弱判断,阳强阴弱,酸性溶液,电离大于水解,碱性反之
判断一个离子的水解与电离程度可以比较其结果如果电离结果是什么,水解的结果又是什么,比较这两个结果就可以得出结论,还拿碳酸氢根来说它的水解产物是碳酸,电离产物是碳酸根,这个过程可以看作是碳酸的电离得到碳酸氢根是一级电离,得到碳酸根是碳酸的二级电离,我们都知道二极电离要比一级电离难得多,所以碳酸氢根的水解大于电离程度
电离和水解是相反的
一般弱酸酸式酸根电离显酸性,水解显碱性
具体来说还是依题而定
不过常见的hco3-显碱性(水解大于电离),hso3-显酸性(电力大于水解)